“立刻在大理军的俘虏中,挑选一些与杨秋相熟的将卒,最好是兄弟、父子皆在军中的降卒!”
王焱对洪鹤道。
“卑职这就去办!”
洪鹤拱手应道。
按照王焱的吩咐,洪鹤在降卒中选出了一百多个大理兵。
王焱将这些人召到面前道:“我要你们立刻返回大理,或者前往黑水关的大理军,散播杨秋已反的消息!”
随即又让洪鹤取来千金,赐给这些大理兵,威胁道:“这是给你们的赏钱,若是你们拿了钱不办事,你们在军中的兄弟、父亲、儿子,都将身首异处!”
一百多个大理兵哪敢不从,拿了钱,乖乖的离开了大营。
要么从小路赶回大理,要么直接去往黑水关。
此时,关于杨秋兵败王焱之手的消息,已经传开。
黑水关的高元,获悉败讯,当场大发雷霆,恨不得活剥了杨秋这个废物。
没一天时间,又得到了杨秋投降周军,助周军里应外合,拿下海龙屯的消息,高元更是暴跳如雷。
而海龙屯内,杨秋几次想派人杀出去,向高元求援,都被贵州军杀了回来。
这让杨秋很是郁闷。
只好祈祷高元能赶快领大军杀回,击退周军。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高元,也是心急如焚。
粮草越吃越少,眼看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去。
杨秋败了,崖阳关的周军依然未退。
指望崖阳关那边运来粮草,已经没有希望。
继续坐等无异于坐以待毙。
高元只能向明王徐寿求援,毕竟大理和明国现在算是军事盟友。
盟友有难,没有作壁上观的道理。
徐寿方面,也深刻的意识到大理对新生明国的重要性。
绝不能坐视大理被贵州军击败。
一旦大理从贵州的土地上撤走,贵州军下一个要收拾的目标就是他们。
而明国当前的军事力量,应付贵州军,仍有些吃力。
尽管王焱私下的身份,是‘天’的摇光。
但‘天’至今,还没有正式接纳这个成员。
徐寿当即命人向大理军输送了十万石粮草,算是解决了大理军的燃眉之急。
高元终于迎来了喘息之机。
高元这边暂时不必为粮草担心,海龙屯的杨秋就没这么好过了。
羊苴咩城内,段太明得知杨秋背叛大理,勾结周军,献出海龙屯,那是暴跳如雷。
当场就要下令捉拿杨秋的族人问斩,以泄心头之恨。
高义觉得事有蹊跷,拦住段太明,说是要进一步调查清楚。
于是抓了几个从播州逃回来的降卒,拷问具体情况。
这些逃回来的降卒,自然不敢如实回答,纷纷控诉杨秋背叛大理的‘事实’。
并且这些人都是和杨秋相识,说的有鼻子有眼。
令主审官不得不信。
高义得了口供,也是暗暗皱眉。
在心里大骂杨秋贪生怕死!
段太明见审问没有异议,立即逮捕杨秋一家老小,在菜市场砍了头。
这边杨秋一家被砍了,潜伏在大理的探子,立刻便将此事传回播州。
往来不超过十日,杨秋就成了孤家寡人。
消息传入海龙屯,杨秋是一个字都不信,认为这一切都是王焱耍的诡计。
目的是为了令他杨秋投降。
对杨秋的反应,王焱并不意外。
他当即下令,放开海龙屯与外界的联系。
高元派来海龙屯的斥候,终于可以进入海龙屯。
见到海龙屯并未失守,杨秋好端端坐在大殿中央,这些斥候都傻眼了。
杨秋察觉到异常,一番逼问,得知家人都被段太明砍了,当场就晕死了过去。
等他再醒来,旁边挤满了大理军的将领。
“哈哈,我是杨秋,大理一代名将,杨秋!”
杨秋疯了。
在得知家人都被段太明砍了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死了。
一众守军将领见状,皆是莫名惊骇。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肯定都是城外那位的手段。
能轻松逼疯杨秋这样的大将,他们这些小喽啰又如何是对手!
一众守军将领,因此心不在焉,不愿再战。
而这个时候,贵州军对海龙屯发起了猛攻。
王焱将被俘虏的大理兵放到前线,向他们保证,只要能替贵州军攻下海龙屯,便可放他们离开。
反之,只能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