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走走停停的金国使团终于抵达了东京城,对此并没有像以往对待外邦一般隆重接待,反而是极度敷衍的将一行人安置在了鸿胪寺。
与此同时,宫内赵楷及内阁大臣正在文德殿商议着大军出征的事情。
赵楷看了一眼下面的五人,而后沉声说道,“朕的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们觉得如何?”
今日赵楷与内阁大学士聚集于此商议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大军出征的日子,赵楷的意思是明日召见金人使者,并且在朝廷上当众宣布大军出征。
李纲看了一眼赵鼎,而后起身说道。
“官家意思我等清楚,给金人亮剑是好事,可问题是如此大张旗鼓,会不会导致金人参与其中?”
话音落下,宇文虚中便摇了摇头,提出了反驳,开口说道。
“李大学士担忧固然有道理,可问题是难道金人参与其中,我们就不出兵了吗?此战朝廷是必须要打的,无论金人是否参与其中。”
“更何况,此战统帅是宗泽,他数次击溃金贼,即便是金贼参与其中,恐怕也讨不到好处,再者就是,若是金贼参与其中,那不恰恰给准备劫掠的三支轻骑机会么?”
“与其瞻前顾后,不如直接亮剑。”
赵鼎并未开口,只是蹙着眉头思索着。
其实方才两人所言,他更赞成宇文虚中一些,或者说是宇文虚中所言更有道理。
从金国背信弃义,两次南侵后,大宋与金国便成了死敌,两国之间必然要有一个亡国方能结束。
但李纲也是典型的儒家,虽然在某些时候异常的坚决,可在某些事情上又极具儒官的特色,那便是低调。
可在这件事情上,他觉得李纲过于低调了,且不说金国,单说那刘豫,他称帝无疑是打的官家与他们这些大臣们的脸。
对于他们这些大臣而言,刘豫活一天,对于他们都是一种侮辱。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出兵,格外的顺利,满朝廷的官员都支持出兵的原因。
要是有人敢从中阻挠,不用赵楷动手,朝中那些大臣们都不会让他好过,即便是朝中大臣不出手,那些御史也会拼了命的弹劾他。
他们文官立足朝廷讲究的就是一个忠字,虽然期间有许多官员投敌,但也并没有大张旗鼓,甚至连敢彰显名字都不敢,在这上面,他们还能遮掩一二,而这个刘豫则是大张旗鼓投敌。等于直接把他们的底裤直接给撕掉了。
若是刘豫一日不死,他们便一日不敢再提文官以忠立足。
宇文虚中这一次发言,看起来并没有蔡京的影子,看来是他自己的意见。
赵鼎看了一眼李纲,示意他淡定,他微微拱手,沉声说道,“宇文大学士所言甚是,但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此举是不是将我们的实力暴露了出去?”
“即便金人不会参战,那势必也会从中猜测出一些东西来,诸位可别忘记了,金人使团中可是有完颜宗翰的。”
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不过,停顿了片刻后,许翰便犹豫着开口说道。
“赵大学士所言确实有理,但如此官家此举一是为了彰显我大宋的国力给金人看的,二则是表明我大宋的态度。”
“可若是低调而行,确实能一定程度遮掩住大军出征的消息,可如此便起不到作用了。”
许翰停顿了一下,先是看了一眼李纲与赵鼎,而后看了一眼宇文虚中,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赵楷身上,继续说道。
“不如这样,仅在朝堂上宣布出征,让大军从北门而出,避开金人的窥探,如此既能彰显我大宋的气魄,又避免了金贼的窥探,诸位以为如何?”
宇文虚中微微颔首,“可。”
李纲和赵鼎对视了一眼,思索了片刻后,发现许翰给出的方法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便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见到殿下四人统一了意见,赵楷也没有再说什么,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按照许卿所言而行吧。”
此次出征的事情也算是达成了一致,众人躬身退下,一同来到内阁,开始安排起来后续的事情。
赵楷则是继续留在文德殿内,孙尽忠重新给赵楷换上了一杯茶水,刚回到了赵楷的身边,便听到赵楷开口问道。
“孙尽忠,你觉得今日许翰如何?”
孙尽忠听到这话,神情有些复杂,张了张嘴,犹豫了片刻后开口道,“若是仅凭今日所见,此人到看不出什么问题,而且懂得平衡,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哈哈哈——”
赵楷仰头大笑了起来,过了片刻,他这才看着孙尽忠开口说道。
“其实,他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颜面才做的此事,刘豫称帝,首先打脸的并非朕,而是他们这群自诩忠臣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