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苏辰安的科举之路 > 第307章 贪反贪

第307章 贪反贪

    如此一来,贪官因得益于皇权的纵容而获取私利,便会为了保住既得利益而全力维护皇权统治。

    毕竟他们深知失去皇权庇护将失去一切。

    宇文泰虽初闻此论倍感困惑,但仍追问道,:

    “既然任用了贪官,为何又要开展反贪行动?”

    苏绰进而揭示了其中更为阴险的“奥秘”:

    “一方面,天下官吏鲜有不贪者,而统治者真正惧怕的并非官员的贪婪本性,而是他们对皇权的不忠与忤逆。

    以反贪之名,能够名正言顺地铲除那些不听从皇权指挥的贪官,同时保留那些对皇权唯命是从的贪官。

    如此既可以消除异己势力,巩固皇权,又能在民众面前佯装清正,骗取民心;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有贪腐把柄在握的官员,皇权便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他们因畏惧被以贪腐之名惩处而不敢轻易背叛,只能乖乖听命于皇帝。

    倘若不任用贪官,便失去了这一操纵官员的“利器”。

    在面对不听话的清官时,皇权将陷入两难境地,强行处置可能引发民众的不满与社会的动荡。

    而任用贪官则可借反贪之名,随心所欲地整顿官僚队伍,使朝堂之上皆为皇权的忠实拥护者。”

    宇文泰听闻此番言论后,既惊又喜,苏绰却继续补充道:

    “若因任用贪官而引发民众的怨恨,亦有应对之策,即高举反贪大旗,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

    将自身塑造为心系黎民的圣明君主,而将社会的种种问题与民怨统统归咎于贪官污吏。

    巧妙地让他们成为皇权的“替罪羊”,以此蒙蔽民众双眼,使其坚信皇帝的英明与无辜。”

    这一段对话,要不是张时安拼命回想,再加上以前上大课的时候,也听过几位历史教授完整的解析过。

    普通人还真是难以看得懂。

    不过看得懂的同时又明白了更残酷的真相。

    说到底还是人性的问题。

    苏辰安却能够通过这一段历史上真实发出来的言论,作为此次登顶的梯子。

    只不过他要好好酝酿一下该怎么去写。

    虽然,这个朝代是架空的,在这个朝代的历史之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一回事。

    苏辰安又有些纠结。

    他要是真写出这样一篇策论来,那他估计是真正的要出名了。

    而且风头出的太过,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以,文章写出来很需要修饰,不然,人性的赤裸,真的会让一般的人接受不了。

    审视现代社会的官场百态,如在《人民的名义》这部作品所呈现的情境中。

    李达康追求政绩,其治下的干部存在贪腐现象;

    而易学习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可是这样的人,让他带领百姓致富。

    却只能想到的是让老百姓出去打工,在外务工,对方的思想阶级还是工薪阶级。

    他的格局没有打开,他没有能力,创造经济,让百姓过得更好。与孙连成虽无贪腐之行,却碌碌无为一样。

    这也是明明大家都知道,谁都贪了,可那样的人,依然坐在位置上好好的。

    这似乎在无形之中向人们传递出一种扭曲的观念:

    似乎想要推动地方发展、成就一番事业,就不得不容忍甚至任用一些存在问题的官员。

    苏辰安想明白之后也是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浊气。

    看到其他的贡士陆陆续续已经动笔,时间也差不多了。

    是时候该动笔了,不然就算他再有雄韬伟略,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没有完成作答。

    到最后还不是一场空。

    “今之局,仿若沧海行舟,波谲云诡,欲安邦定国、驭臣牧民,当施妙策。

    吾以为,于用人行政之道,有一策可资参详。

    然此策非为常法,乃险中求胜、迂回制衡之术,需慎密筹谋、精准施行。

    一、利诱为驱,纳贪吏以资事

    世有逐利之徒,其于财货之贪念颇重,若纳之于朝,许以可控之利源,犹如驭马执辔,可使其为吾所用。

    此类官吏,因贪恋所得之财,必竭力维护施予其利之权柄,于诸事上可为前驱,或奔走于艰难之务,或周旋于复杂之局,借其私欲,驱策其行,成吾欲成之事。

    然此间关键,在于控其贪欲之度,缚其妄为之手,使其利尽于吾之掌控,事达于吾之心意。

    如匠人之使斧锯,用其利而防其伤,方可收用人之效,而无失控之虞。

    二、张弛有度,反贪墨以聚民望

    久用贪吏,难免民声怨怼,此乃国之隐忧。

    
新书推荐: 太荒天帝诀 牧剑人 华娱:我是票房魔术师 在恐怖游戏与boss相爱相杀 火影:词条系统,佐助只想变强 热痒 星际冒险,绿茶女主的成长之路 长春江湖往事 混沌造化石 校花逼婚,我的天动万象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