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冷笑连连:\&曹文诏邯郸学步,真当人人皆如我李某人,能令田亩归民?\&
士族同仇敌忾欲除曹文诏,李自成却思忖该给朝廷雷霆一击。
正当世家密谋刺杀之际,被算计之人已遣衙役展开户籍大查。
曹文诏此举一为清隐户,二为引蛇出洞,逼李自成提前举事。
诏令晨发夕至,江南百姓奔走相告。核查户籍,均分田产,令万民翘首。
虽不知朝堂深意,但百姓皆知近年战祸频仍,荒田无数。
且新帝叶天登基后,依叶轩所献法典,颁行北明新律。
此番分田不同往昔,不仅数量倍增,更要将豪强鲸吞之田尽数追回。
民众翘首以盼朝廷均田,稍有见识者皆明此乃朝廷与世家较量的开端。
各地豪强闻江南新政,纷纷巧立名目,欲将非法所得转为合法。
然叶轩早有筹谋,同日诏令天下核查户籍,更设密函箱广纳民谏。
百姓心向朝廷,识字者代写诉状如雪片般飞入官府,十之八九皆涉田产纷争。
因民间陈情文书堆积如山,690叶轩特命吏部架构下增设新司,将信访司划归吏部统辖,专职处置百姓匿名诉状。
新设信访司甫一运转,便以雷霆之势处理万民书简,此举令门阀望族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曹文诏此獠当诛九族!\&杨氏族长怒拍案几,指节捏得发白:\&这劳什子信访司设立后,那些草民竟如蝗群般蜂拥投书!若教本公查知是何人作祟,定教其九族尽灭!\&
较之人口普查与均田新政引发的骚动,信访司的设立更令世家大族肝胆俱裂。须知他们名下田产岂是尽数购置而来?那些佃户的来历,再无人比他们更心知肚明。
除却杨氏族长,其余世家魁首皆面沉似水,目光如炬紧盯李自成。
李自成亦未料及曹文诏手段如此酷烈,昨日方才颁布政令,今晨便已推行,更令市井百姓尽知!
曹文诏究竟意欲何为?
最令李自成困惑者,乃曹文诏行事之悖理。此等新政必将激怒门阀豪强,本可徐徐图之的温水之策不用,偏要行此暴烈手段?
李自成百般推敲仍难参透,又逢世家施压,遂决然道:\&那便送曹文诏往阴司述职!\&
众世家这才颔首,然杨氏族长尝过甜头仍不满足,阴恻恻道:\&闯王,何不斩草除根?\&
此言实为胁迫李自成请动黑袍人出手,速逐叶轩重掌金陵权柄。
李自成冷嗤道:\&尊使行踪岂容尔等凡夫妄议?\&
看似斥责,实为警示世家:黑袍人不可倚仗,终须他李自成亲自操盘。
为表诚意,李自成遣季过行刺曹文诏。杨氏族长虽遭叱责心有不甘,亦只得作罢。
是夜三更,曹文诏伏案批阅公文时忽觉困意翻涌,眼皮如坠千钧。
将将入眠之际,脊背陡然生寒,勉力睁目时见寒芒乍现。
值此更深漏永,戍卫皆已昏沉,无人察觉异动。
曹文诏虽随叶轩修习仙术,堪堪避过致命杀招,然此番刺客非但人数倍增,修为亦更胜往昔。
受迷香所困的曹文诏膝弯发软,身形踉跄欲坠。
刺客觑准时机,淬毒玄铁匕首裹挟黑雾直取心脉。此刃若中,纵使叶轩亲临亦回天乏术。
曹文诏浑身绵软动弹不得,外间戍卫尽数昏迷,唯能目眦欲裂看着毒刃寸寸逼近。
电光火石间,两道黑影破窗而入与刺客缠斗,何掌柜趁乱拽起曹文诏疾退。刺客欲追,忽被凛冽罡风所阻,但见玄色残影携霹雳之势掠至,寒刃直取刺客咽喉。
生死攸关时刻,\&铿啷\&金属碰撞声骤然响起,淬毒短刃被击飞在地。
暗器破空声密集如雨,刺客们被迫调动全部心神应对这骤雨般的攻势。
\&撤!\&
某名杀手突然掷出浑圆物体,在青砖地面炸开墨绿色烟雾。
\&当心瘴气!\&何掌柜的警示声穿透浓雾,原本被围困的刺杀者趁机遁入夜色。
衙役欲追击时,斜倚在太师椅上的曹文诏抬手制止:\&莫中调虎离山计,好戏尚未开锣。\&
这位总兵大人的预判精准得可怕,暗潮正悄然酝酿。
执行刺杀任务的李过亲卫队,皆修习过秘传功法。虽无李自成嫡系的血脉加持,其战力仍远超普通武者数筹。
此次试探性攻击虽未探明曹文诏底细,却意外暴露其身边两位影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