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定单独留下齐固,叮嘱道:“整军时最易动摇军心,闻声院要仔细关注。”
齐固重重点头:“大将军放心,全都安排了。”
齐固离开后,沈定默默思索。
闻声院也该重新调整了。
他感觉齐固还是太保守了些,对外用间倒是还行,但对内,就没那么有用了。
“人才难得啊!”沈定叹息。
诸事安排完毕,沈定难得有空,拎了长槊在院中舞动。
其不动如山,动如雷霆,一招一式,风声猎猎。
场边亲卫本想围观,却被这气势逼到墙脚,只能远远观望!
正舞着,瞥到一令史出现在院门处。
沈定缓缓收力,持槊问道:“有事?”
令史拱手道:“益州刺史急报。”
沈定面色一凝,将槊递给亲卫:“走,回去说。”
一路来到办公的侧厅,令史递上一枚竹筒。
沈定接过竹筒,大略检查一番,确认竹筒上的封记完好,未被人打开过。
这才取了小刀割开钤封,从竹筒内取出帛书。
这封信是钟繇决心突袭成固前写的,详细介绍了他的计划。
看完后,沈定立即请来贾诩。
将帛书递给贾诩后,沈定开口:“我本想着,钟元常能在汉中立足即可,不急着拿下汉中。”
帛书内容不多,贾诩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
听到沈定的话,他答道:“此计能否成功,只看汉中损失多大。以三辅故事来看,郭汜不像是能经营的。”
沈定听出言外之意:“能成?”
“能成。”
听到肯定的回答,沈定非但没有放松,反而面露纠结。
贾诩明白沈定的忧虑。
三辅整兵箭在弦上,但若钟繇计策成功,又必须立即派兵增援。
要么缩小整兵范围,搞到最后不上不上,让人难受。
要么赌一把,赌钟繇能凭借四千多人控制住汉中局势,整兵完成之后再增援。
良久,沈定缓缓开口:“我欲遣杜品领兵两万,自褒斜道入汉中,贾公以为如何?”
沈定选择了前者。
贾诩点头:“的确可行。”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若汉中势急如此,以至于钟元常计策得成,将军需备好赈济粮食,以免汉中降而复叛。”
粮食!又是粮食!
现在哪哪都缺粮,新一轮旱灾初显征兆。
若不是沈定一开始就重视屯田与水利,今年恐怕又得饿肚子。
这才稍微宽裕点,又多出个汉中来张嘴要粮食!
然而贾诩说得有道理,之前打不下来也就算了,若真是因为缺粮闹到汉中降而复叛,那真是血亏!
沈定叹息一声:“诺,如贾公言。”
打仗么,就是这样,总是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来了。
沈定情绪稳定,幸好整军计划是分批来的。
他直接从最后一批整编的部曲中,拨了两万人给杜品,令他迅速出发前往汉中。
后续粮食,也令张既筹措调集,陆续往郿县转运。
一旦确认拿下汉中,即刻送进褒斜道。
这些事干完,离弘文馆学士院第一期开课,只剩两日!
这几日,除了窦校尉,另有几人来回串联联络。
他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找,找的都是那些后来的降将。
没有靠山,散漫成性,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对沈定的治军之策早有不满。
还得早有交情,熟知底细,才会冒险接触。
饶是如此,数天时间,竟被他们鼓动了十多人!
眼见最后的时刻就要到来,窦校尉等几名核心聚到一处,商讨最终劝谏的方式。
昏暗的房间里,只有一豆烛火轻轻跳动。
众人倚墙而立,脸上阴晴不定。
沉默许久,不知谁开口:“怎么说?”
“我等一道,入府求见之时,暴起发难,他总不至于有两条命吧?”
刚有人提出这个建议,立即就有人反对:“入府请见,总不能全都过去。若只去三五人,以沈定勇武,恐难成功!”
“直接鼓动军兵闹事,士卒难以安抚,与我等无关。”
“死卒不得好处,怎会闹事?”有人疑问。
“缺衣少食,自然要闹。”
“那最后不还是找到我等头上?”
“……”
过了好一阵,有人提议道:“直接去皇宫!我等皆是忠臣,保护皇帝乃是正理!”
屋内安静一瞬,随即齐齐点头:“妙哉!妙哉!”
一来不用和沈定直接对上,二来保护天子乃是堂皇大义。
“后日就要去弘文馆,只能明日了!”
“明日……明日牛司马在西安门值守,离未央宫最近!”
未央宫重修了前殿,其余宫殿尚未修复,但宫墙内已不是废墟景象。
目前天子就居住在未央宫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