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朱麒在庆功宴后,并没有立即放松警惕。
他深知这三位钦差虽然表面上表示了投效之意,但真正的忠诚和意图还需时间来验证。
因此,他并未立即给予他们信任,而是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和观察。
随着酒宴的深入,众人的话题逐渐从政治转向了诗词、书画和文采之道。
在这个时刻,享誉中原、名达京城和江南的小诗仙赵麟再次成为了焦点。
他的才情和诗才早已为众人所熟知,此次在彻查濮王谋逆一案中居功至伟,更是让他的名声如日中天。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赵麟,带着欣赏和敬意。
尽管他还未到弱冠之年,但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胆识。
在众人的眼中,赵麟不仅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坛的璀璨之星。
面对众人的奉承和赞誉,赵麟只是淡淡一笑,保持着谦和的态度。
如此一来,他在众人的心中的印象,又拔高了几分。
庆功宴结束,这些达官贵人还准备去汴湖画舫上,寻求其他的其他的娱乐。
赵麟见此情况,便婉言谢绝了众人的美意。
大宗师林世海等人则是微微一笑,很是欣慰,便也没有再劝他。
赵麟回到赵府后,并没有因庆功宴上的赞誉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
相反,他深知自己在朝廷中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挑战和机遇还在前方等待着他。
因此,在接下来数天,他选择闭门不出,开始潜心苦读圣贤书,为明年的科考做足准备。
当夜,书房内,灯火通明。
赵麟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一本古籍,全神贯注地阅读着。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坚毅和执着,仿佛要将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印在脑海里。
此次濮王、钱家的事件,让他再次认识到了自身实力的浅薄。
而要想在大周获得至高无上的权柄,只靠魏王朱麒的关系还不行。
哪怕他将来成为了皇帝,自己有了从龙之功,可这些还不够。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弄臣,而是一个那直臣、干臣。
所以,他唯一的出路就是科举。
唯有此,才是正途。
此时的赵麟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在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整天都沉浸在书海中。
他废寝忘食地阅读着各种经典着作,从《论语》到《孟子》,从《诗经》到《史记》,他不断地汲取着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厚厚的书籍和笔记,这是他努力的见证,也是他通往成功的阶梯。
与此同时,因为三个钦差的到来,汴州的权贵们的宴席明显多了起来。
为此,赵麟数次婉言谢绝了外界的请宴。
他知道这些活动虽然能够让他结交更多的朋友和官员,但也会浪费他宝贵的学习时间。
因此,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信念,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考上去。
每当有人前来邀请他参加宴会时,他总是微笑着婉拒道:“多谢各位的盛情邀请,科考在即,恐怕无法抽身前往。希望各位能够理解。”
他的语气虽然谦和,但态度却十分坚定。
好在这些权贵们也都知道这位文曲星的脾性,所以也只能无奈而回。
在这几日里,三位钦差按照他们的计划,在汴州城中四处走动,暗中观察着汴州的情况,寻找能够展示他们能力和忠诚的机会。
他们发现,虽然汴州在平定濮王府和钱家叛乱后,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和安宁,但仍有一些暗流涌动,需要有人去处理。
比如一些家族依旧是想要投靠靖王,而不是近在咫尺的魏王。
三位钦差似乎也找到了如何能赢得魏王信任的办法。
他们开始积极地为魏王朱麒造势,宣扬他的仁德与才能。
他们明白,要想真正稳固魏王在朝廷和民间的地位,必须争取更多官员和百姓的支持。
在汴州城的官场上,三位钦差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影响力,开始与各级官员进行接触和交流。
他们频频出入于官员们的府邸,与他们品茶论道,探讨时局。
一日,三位钦差来到了一位名叫李正的中年官员家中。
他是翰林院比较有名的直臣,如今正好丁忧在家,一向闭门不出,用心读书,不问世事。
他性格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但在朝中却一直保持中立态度,对魏王朱麒的态度也颇为模糊。
而他就成为了三位钦差要拿下的目标,以此来作为投名状,赢得魏王朱麒的信任。
“李大人,你丁忧在家,我们可是一年没见了。”钦差之首微笑着向李正行礼:“好在你也该回京了,此次回去后,陛下定是委以重任您呀。”
李正回礼道:“三位大人远道而来,能光临寒舍,实乃李某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