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白狐

    白狐的疯狂,也在此可怕力量中清醒几分。
    只是理智虽然恢复,那绝望的悲呛并无半分削减,伴随着白狐一声清啸,悬浮而起的巨大冰块蓦然汇聚,在海量法力中凝出一道巨大的兽形。冰块摩擦出刺耳的声响,那些破碎的冰屑在法力中激烈流动,引得寒风如刀,锐响连绵。
    兽形之外,笼罩着寒气薄纱,隐约能窥见氤氲的白狐虚影。其一动之下,如风雷掣行,威势远胜于先前被法力催动的冰块,俨然是白狐御使而出的一式神通!
    呼!
    寒冰兽形的神通如同挣脱了诸般自然束缚,破空声响未至,它竟已然落在荀翊所在之地,坚冰獠牙横生狰狞的阔口开阖,“咔嚓”一声咬碎一地寒冰,冰屑如尘从它口中飞溅。
    游魂步!
    荀翊身若虚影,飘忽迅疾地与那神通错身擦过。神通内蕴法力,他甚至能清晰地窥见兽形寒冰中流淌着的如有实质一般的浑厚法力!
    然而攻势未绝,只一口未中,神通凝聚的兽形于电光火石中转身,利爪挥空划出锐芒,将空气与身后的冰块切割得七零八落,复又引动法力,“轰隆”地升起密集的冰锥丛林!
    ——真是厉害的对手!
    荀翊万分感慨,白狐的感知敏锐到可怕!仅是交手一招,她就选对了最佳的应对之法——荀翊虽掌控着仿若禁忌的“湮灭之雷”,此力量几乎无法抵御,可白狐却敏锐地窥见破绽,以凌厉不绝的攻势压制得荀翊半晌用不出第二招。
    有白狐神通锁定,哪怕是“游魂步”也一时无法挣得空闲。
    “湮灭之雷”聚在手中,承受的压力随时间而增长,若是散去,则正应了白狐所愿!荀翊将身法催使到极致,每一次闪避都仅是与那神通攻势相差毫厘,只在难以辨析的瞬息之间。
    “九尾天狐的力量果真高得不可思议!”荀翊在心中感慨,“她甚至没有运用什么奇异秘术,仅以道行法力境界驱使的寒冰,就能凝成此等神通,难怪‘焚香谷’会在自己的地盘被夺走了镇派之宝!要是我在突破以前来到此处,只怕会狼狈万分呐~”
    感慨之后,荀翊面上洋溢出昂扬的笑意。
    “所幸,我也并非技止于此!”
    念生,手中印诀不动,却已有秘术使出。
    在白狐眼中,荀翊陡然间从极动转为静滞,虽不解其意,可她的神通没有半点迟滞,凌厉的利爪一瞬将荀翊与那坚冰同时划开!然而利爪过处,传回的却并非血肉破碎的触感,而是“嘭”的一下,犹如戳破一个坚韧的泡,本该殒命的荀翊竟化作四道人影往四面遁去!
    神通凝聚的兽形也瞬间反应,快绝的动作衍化出虚影,眨眼不到的时间就拍碎了四道人影,竟仍自没有寻到荀翊的踪影!
    直到耀目的明光雷霆般闪烁,却又如幽夜般静寂,现身而出的荀翊正在凝冰兽形之侧!“湮灭、雷殛之箭!”轻叱声中,如若混沌般灰白的力量化作数丈长的光箭,无声破空将那兽形穿透而过,生生钉在坚冰地面。
    汇聚巨量法力的兽形一瞬定格,像是在那刹那中被彻底夺取了掌控,随着张狂的“湮灭之雷”扩散,那神通也顷刻瓦解,兽形在光箭之下化作灰色的烟尘。劲风吹动,烟尘也随之散尽无踪,仅剩漫天飞舞的迷蒙冰尘与舞动的寒气!
    蓦然间!
    刚刚施术的荀翊,陡然惊觉身后冰尘之中恶风来袭!
    白狐先驱使神通对敌,神通一破,她也是借助漫天冰尘遮掩,向荀翊袭杀而来!破空音爆也追不上她如电的身影,白如锦缎的皮毛莹亮如雪,全然是隐在雪屑之中的致命利刃!
    荀翊惊诧回顾!
    心神中剧烈跳动的警兆,彰显了白狐决绝一击的危险!荀翊不得不打破先前的预计,散去操纵起来颇为费神的“湮灭之雷”,然后在那瞬息不到的时间里法力涌动,凝出金赤颜色的华丽灵光,化身“魔魂姿态”!当然,准确而言,如今的“魔魂姿态”应当称作“阳神姿态”。
    那华丽的灵光如若羽麾,看似薄薄一层,其本身的守御之能却远胜于原先的白骨甲胄。唯一不曾变化的仅有那双瞳孔中透出的眼神,仍自漠然枯寂犹如沉在北冥深渊的寒冰!
    寂灭心境之下,外物也似变得迟缓。
    荀翊感受着如芒在背的威胁,古井无波的心中泛起微澜——白狐果真将他视作仇敌,此一道术诀,她竟分毫没有给自己留有退路!也正是因此,荀翊稍显头疼地意识到急切间的应对恐怕要吃亏!
    (
    然而就在此时——!
    “嗯?”后悔托大的荀翊,惊讶地看向白狐。
    那舍命施展、本该一往无前的术诀,突然之间被外力所阻,就像命运的喉咙被扼住,白狐决绝之术气势颓降,瞬间从九霄云端坠落至无底深窟。而白狐的脸上也露出痛苦之色,只是比起身躯上的痛楚,眼见舍命争取的机会逝去,由此复仇无望的绝望才最是痛入灵魂!
    白狐悲恸长啸!
    可此时连那长啸之声,也透出无可奈何的虚弱与不甘!
    扑通——
    白狐身躯扑倒在地。紧接着
新书推荐: 末日苏醒之破晓 和变成亲哥的白月光抢皇位 乾坤灵霄录 一人:拜师少林,秒学72绝技 领主:山河沦陷,我重拾旧山河 崩铁:被迫加入星核猎手开始 万界比武场 四合院:我是何大清亲弟 全民御兽:天赋有亿点点强 大唐李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