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谢宅凶案落下帷幕,广元城内人们茶余饭后还在闲谈时,突然又有猛料爆出:倩娘原来夫家所生的孩子是谢允能的骨血。
当年谢允能娶虞氏之时,倩娘已怀有身孕,被不得已,迅速嫁人。倩娘的丫鬟杏儿后来嫁与倩娘哥哥的小厮,十年后,听闻倩娘与人私奔,杏儿根本不信,却也不敢露头。
直到今年广元城大改造,挖出了倩娘的尸首,谢允能休妻,虞氏自缢,杏儿这才敢求见谢家大小姐。
谢家大小姐谢芳菲本为谢允能长姐的女儿,因虞氏无后,遂过继到虞氏名下。
当初谢母本欲从谢氏族中挑一男孩过继,奈何虞氏不同意,只能作罢。永正三十三年,谢氏族长出面,选了三岁的芳菲为虞氏继女。
虞氏因当年入寒潭,坏了身子骨,因此并不排斥漂亮可爱的小芳菲。不过,谢芳菲能在虞氏手下安全活到十六岁出嫁,也绝非泛泛之辈。听闻杏儿求见,谢芳菲诧异不已。
杏儿梳着妇人的发髻,一身净素的碎花布衣,岁月的流逝在杏儿的脸上刻下细碎的皱纹。
她怯生生地走近大小姐:“大小姐,奴婢原先是倩娘夫人的丫鬟,此番冒然前来,皆因有要事相告,望大小姐屏退下人。”
谢家大小姐虽狐疑,仍递了个眼色给自己的贴身丫鬟。
丫鬟们鱼贯而出,只留下会武的娇兰闪入帘后,以防不测。
杏儿一直不敢抬头,待丫鬟们都出去了,才细细告知原委。
谢芳菲多年在虞氏手下讨生活,行事颇为谨慎,她虽喜父亲终于有后,仍需有确凿证据才敢告知父亲。
第二日,她便乘车偷偷尾随袁家长子袁建绍,见其身形伟岸,不似袁家故去的病弱父亲,却颇有自家爹爹的风范,尤其是眉眼像极了年轻时的父亲,而脸角比父亲柔和,颇有倩娘的风姿。
谢芳菲又托人打听,找到了当初接生袁建绍的接生婆蔡氏。蔡氏十里八乡远近闻名,且有记账的习惯,她手头的账目清清楚楚记着袁建绍出生于永正二十六年正月初五。
谢芳菲知道自家父亲永正二十五年六月与虞氏成婚,时间上倒是对得上。
谢芳菲又许了一些钱财,买通了袁家的一个后宅仆妇。听仆妇说,袁建绍虽然是早产儿,但是生下来却有六斤半,眉清目秀,倒像是个足月的。因此袁家的仆人很是议论了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何倩娘前夫前脚病逝,后脚婆家就赶走了倩娘。仆妇又说,袁家祖母对袁建绍管教甚严,小孙子儿时吃了不少苦。
听闻倩娘给自家留了后,谢允能终于又燃起生的希望,他知道袁家绝不会轻易答应相认,于是求告到武通判处,希望官府能助他滴血验亲。
武通判也是性情中人,他见一夜之间皓首皆白的谢允能,心生怜悯,又虑袁建绍乃袁家独子,此等伤风败俗之事,令袁家蒙羞,恐不会遂谢家的愿,于是会同姚太守并清翎县主一同前往袁家。
当姚太守踏入袁家大门,向已经掌家的袁建绍说明原委时,袁建绍虽然十分震惊,却没有有丝毫的动怒,不经意之间,他竟然长舒了一口气。
清翎知道,若是谢允能与袁建绍血型不同,即便滴血验亲,也极有可能无法相容。于是在袁建绍同意滴血验亲后,仍向大家普及了血型匹配知识。
当清翎在纸上画了一堆abo的鬼画符,又画了血型交叉后可能的血型——abo或ab血型。大伙儿虽云里雾里,不太清楚啥是abo,但都是读过书识过字之人,也大抵知道滴血验亲的准确率仅六成,若出现不相融的情况,也并不能证明两人非至亲。
清翎总结道:“谢爷爷,袁公子,目前我们还没有其他的技术手段检测血液型号,只有滴血验亲一条,所以最终血液能不能相融,只能靠天意。”
谢爷爷和袁公子对望一眼,均点了点头。不料此时,袁家八十高龄的祖母在丫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进了厅堂,极力阻止滴血验亲。
姚太守再三解释,袁家祖母却依旧不依不饶,直言端茶送客。
袁公子跪下,祈求祖母:“奶奶,孙儿幼时,母亲就被赶走。孙儿一直不明白,母亲并未犯七出中的任何一条,为何仍遭祖母驱离?今日谢家前来验亲,祖母又百般阻挠,难道孙儿真的非袁家骨血?”
袁家祖母大怒,举杖而下,直击袁建绍头部,幸亏有武通判拦住了杖头。
袁建绍被激怒,平生第一次反抗了祖母,他向祖母磕头,然后抬眼坚定地说道:“奶奶,今日孙儿一定要滴血验亲,向上天讨个公道。若我确是袁家骨血,奶奶,我定会向您认错,但您需还我母亲一个公道。若我是谢家骨血,我仍会感激这么多年袁家的养育之恩!”
姚太守见袁家祖母仍旧不依不饶,也发火了:“今日本官前来,便是依法追查当年真相。袁老太太,你休要阻挡,否则本府定治你个藐视国法、阻扰办案之罪!”
官威之下,袁家祖母虽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她吩咐下人道:“既要滴血验亲,你们还不快去拿碗与水来?”
下人闻声,立马端上一只碗与一壶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