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这悠悠数十载岁月里,朱由检始终都未曾有一刻放弃过探寻能够重返后世的方法与途径。
他日日夜夜苦思冥想、四处寻觅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之光。
然而,那一日因受风寒而陷入沉睡之后所经历的那场奇异“梦境”,却如同往昔的缕缕轻烟和飘渺云彩一样,消散得再也没有了后续的发展和消息。
起初,朱由检还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某种奇迹的出现,或者是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来指引自己回到原来的世界,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那个“梦”依旧毫无动静。
面对如此情形,朱由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彷徨和迷茫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彻底放下。
因为朱由检意识到,无论自己如何挣扎和努力,有些事情终究是人力无法改变的。
既然命运已经将他带到了这个时代,那么与其一味沉溺于对过往的怀念和执着,不如彻底地接受现实。
崇祯六十一年九月三日,这一天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悲伤和阴霾的日子。
太子朱慈烺,这位本应继承皇位、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储君,却在人到中年之时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他的离去,不仅让朝野上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更是给整个帝国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而与此同时,身为一国之母的皇后周氏,也因为无法承受失去爱子的沉重打击,在不久之后便追随太子而去。
一时间,皇宫内哭声震天,悲恸之情充斥着朝野上下在每一个角落。
在经历了这双重的打击之后,已经七十八高龄的皇帝朱由检顿感身心俱疲。
要知道多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日夜操劳,早已积劳成疾。
如今,太子和皇后的相继离世,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巨大的精神刺激使得他原本就虚弱不堪的身体瞬间垮塌下来。
好在紫禁城中的御医们纷纷行动起来,竭尽全力为陛下诊治病情。
经过将近一个月漫长的治疗,朱由检终于从病魔手中夺回了生命。
然而,这场大病过后,他的身体状况已然大不如前,曾经乌黑毛发,在一夜之间变得花白如雪,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额头。
......
十月二十七日,西暖阁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让人宁静而庄重。
“孙儿啊~皇爷爷说的话记住了吗?”朱由检坐在雕花梨木椅上,微微向前倾身,目光慈爱地注视着眼前的少年。
他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尽管岁月已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双眼眸依然明亮如星。
“嗯!皇爷爷,孙儿记住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孙儿定要学皇爷爷~~~”站在下方的朱孝慈连忙躬身应道
朱孝慈年方十八,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身穿一袭月白色长衫,腰间束着一条玉带,更显得风度翩翩。
此刻,他正恭恭敬敬地望着自己的皇爷爷,眼中满是敬畏和感激之情。
这位皇太孙朱孝慈生于崇祯四十三年,乃是太子朱慈烺的长子,自他出生那一刻起,朱由检就对这个孙子更是宠爱有加,不仅将其接入宫中居住,还亲自悉心教导。
这十八年来,可谓是呕心沥血,倾尽所有,只为能培养出一代明君。
自朱慈烺病逝之后,朱孝慈便成了朱由检的希望,比之以前要更为细致入微。
“好,记住就好!去吧,去瞧瞧你母亲,切记可不要乱跑~~~”朱由检语气温柔地叮嘱着。
“是,皇爷爷!孙儿告退~~~”
朱由检的目光始终紧紧跟随朱孝慈渐行渐远的背影,即便最终消失在了视线之中,依旧像一尊雕塑般静静地伫立原地,纹丝未动
良久之后,朱由检才缓缓抬起手,拄起身边的龙杖,略显吃力地站起身来,对着身旁一名太监道:“走,与朕...去那个地方~~~”
“是~~~”太监面色平静如水,没有任何波澜,微微躬身后,小心翼翼的上前搀扶着朱由检。
就这样,朱由检在太监的搀扶下,一步一挪地缓慢前行,足足行了小半个时辰,来到紫禁城西面的乾西四所。
此处本是冷宫所在之地,但却被朱由检下令改建成了一座奢华无比的牢狱。
四周不仅高墙林立,还有众多东厂的番子们在此严密把守,戒备森严,除了皇帝本人外,任何人不得踏入此地半步,哪怕是皇亲国戚,也同样无法破例。
朱由检微微抬手,向身旁的番子使了个眼色,番子们心领神会,赶忙上前几步,迅速地打开大门。
随着“吱呀”一声响,大门缓缓敞开。朱由检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太监,然后摆了摆手,示意他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