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后续两个境界都是筑基境界的延伸,而想要仙武合一,改武为仙,那在筑基境界无疑是最容易的,但也是最凶险的。
李鸿升现在其实还有反悔的余地,打开封灵的口子,将内力全泄出去,固然也会逃逸出部分法力,半途开封又再次重封也会损害定灵效果,但却可以解决现在定灵没有进展的问题。
但这是下策中的下策,最后的无奈之举,李鸿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用这个方法。
李鸿升实际上已经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了,他现在已经能看到筑基境的一些修行功法,其中有一大分类名为筑基秘术。
所谓筑基秘术,便是筑基境界最主要的修行方式,是后天改先天,改善自身根基的一种秘术,这种秘术很大程度是参考旧法的功体塑造。
在旧法一途中,功法推演进步、拔高道途上限等事情,绝大部分都是由地灵根级别的天才们所推进的。
这些人天生近道,在旧法之中可谓如鱼得水,有时候只要按自身感受来都能将功法推进一个层次,这些人改进的功法都带有浓厚的个人特性。
以至于资质低下之人修持起来又慢又发挥不出足够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功体应运而生。
凡是地灵根者,皆有特殊体质,如七窍玲珑心、魂渡之身等等,这些先天所有,天道所赐的体质,称之为“道体”。
道体为这些天才的道途提供了巨大帮助,很多高深功法没有相应道体就发挥不出应有效果。
但天才总是少数,更多的是凡人,为了适应各派的绝学,人造道体就此出现,这种后天所造,由功法、秘术以及天地灵物塑造而成的特殊体质,称之为“功体”。
功体的理论上限其实不比道体差,只是这是一种通用、低配、服务于大量资质不够的修士的体质,从平均值来说离道体差得远了,但性质是一样的,足以满足各宗高深功法的修行了。
功体的塑造往往是特殊的环境、特定的灵物、独特的秘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塑造功体的方法被称之为“功体秘法”。
新法与旧法的一大区别就在于目的不一样,新法的目的是超脱自由,旧法是漫无目的的变强,在各派争斗中存活并壮大。
在眼界局限于本世界的情况下,最好的变强手段,便是循道而行,向道而进,所以各派不讲自我,为了近道,功体塑造更是可以完全扭曲先天自我,向着道体靠近。
新法为了超脱,需要保持自我根性,功体之法自然不能取,但此法确有妙思,于是参考此法,出现了“筑基秘术”。
相比起功体指向性明确,无论何人修行此法,都必定得到相同的功体,最多也就强度上有所区别。
筑基秘术讲究的是以天地万物奉养己身,纵使人人修行同一门筑基秘术,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是各不一样。
两者的结果便是前者修得功体,后者凝神通,聚法相。神通法相便是自我大道的体现,功体则是天地大道的一种体现,在成仙之前,甚至功体更有用一些,但对超脱成仙却是一种极大的阻碍。
宗门中那些地灵根的弟子们也是因为天生道体,欲要成仙,难度更大,不得不呆在各位地仙长老身旁,借其得道之力压制天生道体,进而争取凝聚自身法相。
李鸿升现在所能翻看的唯一一本筑基秘术,乃是初代祖师水云天所创的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筑基秘术——《大五行生克万化经》。
纵使是李鸿升浅薄的知识,也能看出此法之精妙和博大精深,此法乃是云水天宫一切筑基秘术之始,也是一切筑基秘术的终点。
此法以五行相生为养,五行相克为炼,先由自身资质最好的灵根属性开始,以五行相生的顺序修持一遍,壮大体内的五行之力,然后再以五行相克的顺序修持一遍,打磨体内的五行之力。
如此,一生一克之下,既壮大了量,又提高了质,五行乃是云水天宫划分世界万物属性的一种观念,五行俱修便是全面提高增强自身。
而此法是没有上限的,一生一克称为一转,再重复一遍便是二转,虽然每次多上一转就会更费时费力,但效果几乎没有多少衰减。
修炼到三转以上,自身根基稳固后便可以多修一门筑基秘术,六转之后便可以再修一门,之后每三转都可以多修一门。
其“万化”之意便在于五行囊括几乎全部,绝大部分的筑基秘术都可以作为分支,融入此法,以此法来协调统筹诸多筑基秘术,保证根基完善。
李鸿升的打算便是如此,若是以一身武道为材料,以筑基秘术将其化作养分供养自身,凝聚出一个神通种子,或许是仙武合一的一种有效思路?
《大五行生克万化经》是必须启灵之后才能修炼,因为此法需要大量灵气作为五行相生的养分,但筑基秘术并非全都需要灵气。
筑基秘术的思路核心是吸收各种事物作为养分,来壮大自身,结出神通种子乃至凝聚出法相雏形,理论上万物皆可用来筑造根基,武道修为也是一样。
大部分筑基秘术都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种是外炼内养,一种是外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