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宫湦反问:“孤王为往南拓荒,设立新商号,与楚国有何干系?”
屠慕道:“无烟木炭乃楚国对大周帝国主业,新商号以无烟木炭为主业,势必会导致楚国获益锐减。”
姬宫湦笑道:“楚国所产无烟木炭,此前主要供应关中及西北。拓荒商号所产无烟木炭,主要供应中原。二者实则并无冲突,并不会导致楚国获益锐减。”
屠慕恍然:“多谢大王指教!”
姬宫湦接着道:“其二,猎杀水中鱼虾与山林野兽。前期先以果腹为主,往后再逐渐生产肉干与毛皮。”
寺人尨道:“大王圣明!”
姬宫湦继续说道:“其三,江水以南雨量丰沛,适宜建造新式农庄。新商号完成拓荒后,可以建造新式农庄,向新国人转租获利。”
屠慕抢先询问:“敢问大王,何为新式农庄?”
姬宫湦道:“此前大周帝国所划农庄,皆以百亩为数,盖因疆域内田地大多位于平原,而且以熟地为主,百亩足够养活一户人。”
“江水以南多为密林,是以要增加农庄亩数?”
“并非简单增加!江水以南多山地丘陵,适合采用山麓畜牧,山脚耕种,因此新式农庄采取二者经灵活搭配的模式。”
“如何灵活搭配?”
“新拓荒之地太过贫瘠,新式农庄初始设定为二百亩田地。倘若田地不足,便以山林代替。少一亩田地,可增多五亩山林。”
“譬如山脚只有一百亩田地,周围五百亩山林便划归新式农庄所有?”
“正是!”
屠慕担忧:“是否过多?”
姬宫湦解释:“密林最难开垦,楚国亦不过初步整饬而已。持续火烧可以毁坏密林,但是树木根深蒂固,单是将树根挖掘干净,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屠慕顿时无言以对。
如此贫瘠之地,即便设定为一千亩,似乎也不足为过。
反倒要担心,是否有人受得了瘴气与蛇虫鼠蚁,并且愿意迁徙到江水以南。
姬宫湦不忘补充重要细节。
“考虑到江水以南过于荒凉,为促使更多新国人前往,新式农庄由属寮官吏划界,前期建造则交由拓荒商号完成。”
屠慕问:“何为前期建造?”
姬宫湦道:“即是将大树悉数砍伐,并建造砖石瓦房。新国人只需租下,便能立刻乔迁,随后耕作田地与畜牧山林。”
“钱财由拓荒商号支出?”
“此乃拓荒商号三大主业之一,每完成一个新式农庄前期建造,经属寮官吏验收合格,并顺利出租,大周府库将向拓荒商号拨付钱财。”
“本质上便是大周府库出钱,请拓荒商号进行前期建造?”
“正是!”
“钱财从何而来?”
“拓荒商号往后出售无烟木炭与肉干毛皮等,会产生相应商赋,可悉数用于此项支出。”
屠慕道:“远远不足也。”
姬宫湦却道:“后期新式农庄亦会有租赋,只要新式农庄出租数量不断增多,便能加速新式农庄前期建造。”
屠慕等人并非愚昧无知之徒,自然明白姬宫湦核心逻辑。
正如此前的河西超级农庄,前期确实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是一旦成型,产出很快便能覆盖成本,最后不仅扭亏为盈,还会成为大周府库重要财源。
北城商号亦是此种模式,如今南地超级农庄亦开始有所产出。
江水以南的地形过于复杂,并不适合超级农庄模式,新式农庄便成为更好的选择。
只需增发一笔纸币,交由大周府库,专门用于新式农庄前期建造。
待新式农庄成功出租,顺利收到租赋,便可以用来归还新式农庄前期建造支出。
逐步扣除掉增发的纸币,便相当于完成平账。
往后所收取的租赋,继续用于新式农庄前期建造,通过良性循环,不断扩大规模,最终实现盈余。
姬宫湦望向内史伯朙。
“今日所议之事,皆整理好有关文书,随后下发派送。”
内史伯朙拱手领命:“诺!”
……
九月底,局势依旧动荡。
中原北部,骁骑军基本肃清上党赤狄,亦或者说收服上党赤狄。
自此,大周帝国北部边界之外,便只剩燕国。
中原南部,陈国旧地正如火如荼地推行郡县制,一座座农庄拔地而起,浑然看不出此前曾遭遇过灭国。
陈国遗民异常积极,尤其是得知太御妫子骘出身陈国公族。
陈国特使胡岽与陈国驻使胡倜,身为陈公燮族叔,也都当众宣布,归附大周帝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