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石头即将启灵送殡的紧张时刻,当棺材被缓缓抬出大院,孝子孝女们围成一圈,哀悼着逝去的亲人,突然间,人群中出现了一位异族妇女,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妇女的装扮与众不同,她身着一身缀满了银色饰品的裙子,这些银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为这场庄重的送殡仪式增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她的服饰细节之处透露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仿佛是古老传说中走出的人物,她的存在让整个场合显得更加肃穆而神秘。最引人瞩目的是,她怀里抱着一个半岁大的婴儿,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咋看都像张立岩。
她是摩梭族的姑娘阿芳,怀里抱着的是她和张立岩生的儿子毛线,几米外还站着毛线的舅舅,阿芳的哥哥阿强。
阿芳好不容易从一堆白色的孝子群里找到张立岩,深情款款的对他说:“张先生,你的儿子张毛线要给他爷爷行拜祭大礼,算是认祖归宗了。”
张立岩一瞬间愣在了原地,他完全没有想到,阿芳会选择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带着孩子出现在这里,并且公开宣称要认祖归宗,这样的行为比直接在脸上打一巴掌还要让人感到尴尬和难堪。
阿芳在怀孕期间以及后来顺利生下孩子的事情,张立岩是完全知情的。在孩子出生之前,他们之间就已经达成了一个明确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阿芳的孩子出生之后,将会由张立岩的哥哥阿强来负责抚养。作为父亲的张立岩,需要按照他们当地的传统习俗,每个月向阿强支付3000元人民币作为孩子的抚养费和生活开销。这样的安排既考虑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也体现了双方对于责任和义务的共同承担。
昨天晚上,张立岩在给阿芳转生活费的时候,不经意间说了一句:“我父亲不幸离世了,家里正在忙着处理丧事,请你在这几天内不要给我打电话。”他这样提醒阿芳,担心阿芳在这个敏感时期给他打电话,可能会被秦琳无意中发现,这样一来,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善良的阿芳不是这么想的,她的思维习惯和天都市人不一样。“张先生的父亲去世,这是天大的事儿,我们毛线一定要去祭拜一下爷爷,算是尽到孝心。”她和哥哥阿强一商量,阿强也认为阿芳说的对,应该认祖归宗,祭奠爷爷,才是通情达理的做法。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张立岩出轨犯错,这些在内地社会中被视为极其忌讳的问题。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顺应事情的发展,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于是,他们没有犹豫,立刻购买了机票,飞往了天都市,直奔秦家沟张立岩的老家,准备参加祭拜仪式。
这件事情给张家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张家的成员们面对这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感到非常棘手,难以做出决定。如果留下那位母亲和她的孩子,祭奠张石头,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张家公开承认了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是张家的媳妇和张家的子孙。如果选择将他们拒之门外,赶走他们,张家人的心里又会感到非常不忍。毕竟,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不远千里,跋涉了数千里的路程,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仅仅是为了能够为张石头进行一次祭奠,表达他们的哀思和孝心,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
张家成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陷入了沉默。气氛变得异常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就连秦疙瘩这个祭祀客也犯难了。张立岩是他女婿,他犯下如此大错,无疑是让女儿难堪,自己尴尬的说不出话来。看到女儿在张石头的棺材前痛哭流涕的秦琳,秦疙瘩竟然无语了。
张立岩眉头紧锁,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棘手性。一方面,他的声誉不能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他无法对那位母亲和孩子对父亲所展现的深情厚意视若无睹,这种情感的力量同样让他感到震撼和敬重。张立岩的内心深处正经历着激烈的斗争,他感到进退维谷,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才能既不违背家族的原则,又不辜负那对母子的期望。
张金玲则是一脸冷漠,她并不认为这位母亲和孩子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在她看来,他们只是来捣乱、来破坏张家安宁的。她想要开口说话,却被张立岩的一个眼神制止了。
还是秦桦开了口,关键时刻救了场。她缓缓说道:“其他事儿暂时不要说那么多,母女既然来了,就是客人,我们应该以礼相待。至于祭奠的事情,我们可以变通一下,让他们先磕头,不用上坟,在路边默默地祭奠,不参与家族的正式仪式。这样既不会坏了规矩,也不会伤了他们的心。”
秦桦的话语,宛如一泓清澈的泉水,缓缓地流淌在每个人焦躁不安的心田之中。她所提出的建议,不仅维护了家族的尊严和荣誉,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那对母子之间的情感需求,表现出了既恰当又充满关怀的智慧。
张立岩在听到秦桦的提议之后,原本紧皱的眉头逐渐放松开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了一丝赞赏的光芒。他深刻地认识到,秦桦所提出的方案确实是当前情况下最为理想的解决途径。这个方案不仅能够保持家族传统的规矩不受破坏,同时也能确保那对母子得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