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朔将军?”
下方的大臣们窃窃私语,“那不是一镇总兵才能领的职差么?太上皇怎么把它安在了三品指挥使的头上?”
“就是就是。”
“这不合规矩啊……”
“肃静!”
上方裘世安厉喝。
众人抬头,对上正德帝冰冷的面孔,霎时安静了下来。
咳,管他什么合不合规矩的,那两位的话,就是大乾最大的规矩,自己一年才拿几个银子?慎言慎言!
回到家。
得知李恪五日后出征,秦可卿的心不禁提了起来。
满脸担忧,“从福建回来才个把月,怎么又要派你去大同平叛?”
“大同右卫八百里加急,前府右都督洪战身死殉国,两万京营大军被鞑靼兵一战打散,折损八成有余。
蒙太上皇钦点,越级加封了镇朔将军衔……”
这会,秦可卿面色渐缓。
“行军打仗之事,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甚懂,只能多叮嘱老爷几句,打仗不比别的,定要多谨慎才好!”
“知道了。”
李恪笑着应道:“此事我有把握,可儿尽管放心就是。”
小名骤然被叫了出来。
秦可卿脸上‘唰’的一下通红。
看李恪在那笑的灿烂,不由的白了他一眼,又问:“后日便要抬薛大姑娘进门,你请酒的帖子可散过了?”
“都发过了。”
这次轮到了李恪老脸通红。
晚上又是一番折腾。
……
光阴似水。
倏忽间两天过去。
李府。
前后院已被各式的绸花妆点了起来,申时才过,管家进来禀道:“太太,薛家来人告知,说再过两刻便要发轿了。”
秦可卿点头。
“吉时是在戌正,叫他们都去准备准备罢。”
“是。”
管家行礼,转身退了出去。
屋子里安静下来,秦可卿抬头看向窗外,几株早开的牡丹沐浴着落日余晖,暮色里有种异样的美丽。
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了贾家。
暗道:“人杰地灵,他们两福仅仅是占了一半,眼下只顾挥霍享福,后人怕是难了,像那几株牡丹……”
天色渐晚。
瑞珠忙点了灯盏移到窗前,“夜里凉,还是把窗子关了罢。”
“什么时辰了?”
“还有小半个时辰,轿子就应该进门了。”
点了点头。
秦可卿站起身,“我换件衣裳,稍后该备的东西别落下。”
前院。
李恪正陪众好友同僚吃酒,管家进来道:“老爷,太太那里找你。”
“有什么事?”
李恪喝了不少的酒,脸色略泛红,疑惑的看着管家。
旁边,贾琏等人心里清楚,忙推了推他,“该回屋里换身衣裳了,稍后薛妹妹给你敬茶,一身酒气的可不好看。”
其余人附和着。
随后,匆匆把杯里的酒水引尽,各自散去不提。
……
正堂里边。
李恪换了身新衣裳,与秦可卿安坐上首。
不大会。
有小厮跑进来,“老爷,新人的轿子已经抬进门了,少倾便到。”
闻言,秦可卿命宝珠,“快把茶水泡好。”
宝珠忙去了。
等茶水泡好端上来,轿子正好停在了正堂前头,两个全福的媳妇上前,将一身粉红喜服的薛宝钗扶出来。
待新人进了门,秦可卿笑道:“该老爷去掀盖头了。”
于是,李恪起身上前,将盖头掀了去,看着身穿嫁衣的薛宝钗,顿觉眼前一亮。
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娇怯怯,明艳动人。
羞答答,国色天香。
瑞珠拿来垫子放在薛宝钗面前,“新人敬茶。”
宝钗盈盈跪下,接过全福媳妇手里的茶,恭敬举过头顶。
“老爷。”
李恪接过茶盅呷了一口。
期间,薛宝钗悄悄的打量了几眼,烛光映照下,越显的李恪仪表堂堂、英姿勃发,忙又把头低下去。
再接过茶水,依旧恭敬举起。
“姐姐。”
这次是秦可卿接过去,朝薛宝钗笑着道:“不必跪了,快起身罢,瑞珠去把我准备好的东西拿过来。”
随嫁的丫鬟嬷嬷们松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