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灾变:我的熟练度面板正文卷第四百六十章翻血聚煞阵初成校场上,随着一面面各种不同颜色的令旗挥舞摆动,士兵们快速的根据令旗的指挥而调动阵型,根据李明脑海中的【翻血聚煞阵】内容变幻着动作。
随着令旗的挥舞,这些士兵们也渐渐熟悉了阵法的具体内容,到了后面,就越来越顺手,快速,渐渐的无需令旗的指挥,就能够快速的自我形成战阵的形态。
而这,只是一天时间的成果而已。
在古代,训练十足也是有特殊的方法的。
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这是管仲提出五种训练士卒的方法,也被称作“五教”,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一是教给战士识别各种形色的旗帜,二是教给战士耳听各种号令的数目,三是教给战士前进后退的步伐,四是教给战士各种长短的兵器,五是教给战士赏罚制度的必行。
其中“教其足以进退之度”,指的就是队伍的队列阵型训练。这也是所有军队训练项目中最基础的训练。关于队列的训练分为进退、左右、纵横、分合、起、坐、跪、伏……等战斗基础动作的要求和变化,掌握步伐快慢的节奏。这种训练是为了人人定位,行列整齐,进退左右,俱成行列,起坐跪伏,俱从号令。
古代作战又没有无线电,在那么广阔的战场上,光靠吼是没办法下达军令的,在古代战场,士卒判定军令的方法就是听金鼓的声音,看旌旗的摇动。教其目以形色之旗,教其身以号令之数,就是为了教会士卒们辨别战场上将军通过什么样的信号,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
军法军规是一支部队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一支部队要做到令行禁止,奋勇杀敌,必须要依靠具体的军法军规来实施,“教其心以赏罚之诚”,就是要上士卒把军规军法牢记于心,平时训练有素,战时奋勇杀敌,令行禁止,各司其职。
教其手以长短之利,战士也要进行格斗杀敌方面的训练,也就是技击,可以提高士卒的攻击力,在战场上更好的杀敌制胜。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训练的技击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有手搏,就是徒手搏斗,相当于现在的拳击。角觝,类似于现代的摔交。还有射艺、剑术等杀敌技巧的训练。
在春秋以前,两军对决基本上都是两个大方阵,两军对拼之后,看谁人多,谁就赢了。这种战法十分的笨拙呆板,主要就是看双方的人数数量和身体素质,毫无战争的艺术性可言。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发展,军阵开始有了多重变化,士卒训练自然也就加上了阵法上的训练。
战国时期的军阵多种多样,像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阵……等等等等,战国时期的军阵种类十分的繁多,每种军阵产生的功能效果也不一样,每种军阵产生的某种变化,对应某种战况,这些士卒们都要熟悉。只有做到“每变皆习”的士卒,才有资格上阵作战。因为,士卒不熟悉阵法,可能就导致整个战阵的变化失败。
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还有各自的一支精锐部队,也叫做“选练之士”,比如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等。这些部队都是通过一系列严格选拔和训练才组建而成的。选拔的标准极其的严格,像《六韬》记载的武车士选拔,要要求四十岁以下,身高七尺五寸以上,跑起来能追上飞奔的马,能跳上急速行驶的战车,还要能够拉满八石弩…
李明的士兵们,在训练之初,李明就让他们一同学习了文字读书,如此学习起来阵法和各种命令反应的能够更快。
更加优秀的素质,和更加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够让他们更快的在第一时间学会一座相对复杂的阵法运转。
当然,这一切的根基还是数个月的训练,让他们能够不折不扣的根据令旗的指挥完成指令动作,正是这种毫不犹豫的坚决实行,才能够让他们这么快的学会一座阵法的运转,并能够自我实行出来。
如此,一天之后,进展满意的李明给所有人都加了餐,顺带着一点点有安眠效果的草药。
如此,当天晚上,每一个士兵无不进入酣睡,睡的香极了。
此时,李明才和师叔,师父,师伯来到了各个营房之中,开始运用法术【接魂传信之术】传递给士兵们【长寿决】,并在他们脑海中印刻了【翻血聚煞阵】的内容。
对比清醒的时候,睡着了的士兵无疑可以更加轻易的引导进行灵魂力量的影向转动,可是就算是如此,李明和师傅,师叔,师伯四人也是一直到凌晨时分才把东西传授完毕。
随后四人匆匆回到休息的地方,运转睡面的功法,在天色放亮的时候,迅速的恢复了精神。
第二天,所有的士兵们醒来第一个事情就是惊奇自己脑海里多出来了两门功法,第二件事情就是立即向上级汇报,层层汇报到了李明这里,又迅速的得到了回应。
“功法【长寿决】可以修炼,并且要第一时间修炼,今天一天在修炼上的任务就是将【长寿决】入门!”
随着消息传下去所有的士兵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