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电视台。
吴兴元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舒服的喝了一口茶。
他已经养成了习惯,早上开始工作前,必须喝一杯浓茶。
以前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他喜欢喝酥油茶,不过随着年纪渐长,这个习惯也改了。
单喝酥油茶,容易饿,而且酥油茶的热量极高,所以一大早就喝,长时间这样的话,对身体还是有一定负担的。
吴兴元现在需要的单纯只是提神,所以喝浓茶更合适。
一杯浓茶下去,吴兴元感觉身体热热的,整个人都更有精神了。
他放下茶杯,开始拆起桌子上的信件。
这些信件有很多是工作信件,也有一些私人信件,更有他日常订的一些杂志刊物。
从宁象县回来以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和贡布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早就已经把拍摄的素材剪辑好。
他们把做好的片子交给台里,很快受到台里领导的赞扬,夸他们拍得好,并且定档最好的时间播出,名字就叫做《话说雪域活fozhuan世》。
因此,吴兴元又可以歇一阵子,等到这个纪录片播放完,再筹划别的。
一封信一封信的拆,然后又慢慢阅读,终于拿起一个比较大的信封,摸了摸,里面好像是杂志。
吴兴元朝着信封看了一眼,上面寄信人一栏写着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字样。
“这是什么?”
吴兴元有点好奇,拿起小刀拆起来。
他有订阅《中国摄影》和《大众摄影》这两本杂志。
这两本杂志都是摄影家协会搞的,只不过就算要寄杂志过来,也不应该是两本一起寄啊。
他心里有点想法,只是不能确定,带着点期待,终于把信封打开。
在信封里,只有两本杂志,一本《中国摄影》,一本《大众摄影》,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怎么回事儿?
吴兴元看着这两本杂志,好一会儿没动。
别看这两本杂志都是摄影杂志,又同出一个妈,对普通人来说,看起来好像一样的东西,可其实懂行的人都知道,它们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简单来说,《中国摄影》是针对专业人士做的杂志,专业性更高。
而《大众摄影》是针对普罗大众和半专业人士的,专业性没那么高,主要是培养审美。
吴兴元虽然不是专业搞摄影的,可他毕竟是导演,专业搞纪录片这么多年,每天和拍摄分不开,自认为是很专业的人。
他先拿起《中国摄影》翻了起来。
第一篇,就是《藏族少女》。
连续翻了几页,看着自己早就已经看过无数遍的照片,清清楚楚的刊登在杂志上,吴兴元只觉得整个人仿佛从天灵盖开始,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打开来,都散发着舒爽。
太好了!
吴兴元的嘴角忍不住高高的弯起,怎么也掩盖不住自己的笑意。
要知道这可是《中国摄影》啊,国内摄影领域最具权威的杂志,这是一座殿堂,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的作品都能刊登上去的。
况且,这还是开页第一篇。
吴兴元不但有种“这是我推荐上去”的荣誉感,同时也有种“我的眼光真好”的虚荣感。
这样的情绪交错,让他忍不住又把茶杯拿起来,想要舒舒服服的喝上一口,浮一大白。
在照片的后面,还有附上了一篇杂志社的评论文章,署名人居然是丁道西。
“啧……”
吴兴元很仔细的把这篇文章看完,嘴角的弧度差点弯到眼睛上了。
丁道西对这一组《藏地少女》的评价极高,夸赞这已经是国内摄影界在人物摄影这一类别的最高水平。
能让一个人在这么一组照片中,呈现出这么多的情绪,简直就是魔幻一般的技术。
这里面没有任何浮夸的技巧,更没有任何多余的手法,有的只是摄影师本身那直抵人心的敏锐观察力。
就如那句名言:我来了,我看到了。
摄影师把他看到的拍了出来,于是所有人都通过这一组照片看到了。
这个世界的丰富,一瞬间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真是一次无比伟大、震撼的情感传递。
吴兴元笑眯眯把文章又看一遍,再看一遍,一共看了三遍,才满足的放下杂志。
这一刻,他真想拿起电话,给老友打过去,一起分享自己这么多天来,积累在心里的对这组照片的想法。
不过,吴兴元忍住了,他没有这么做,毕竟还在上班呢,得稳住。
很快,他把正本杂志翻完。
因为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