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大明弘治一十七年三月。

    京师西角门上,一位老者头带翼善冠、身穿素服、佩戴腰绖,背着双手,静静的站着,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刻痕,黑白相间的发丝随着清风轻轻的飘动着。

    他身后站着三人,三人的年岁无不在老者之上,其中一位稍显老一些许的人,他手中拿着一件素服披风,缓缓的来到老者身后,在给老者披带的动作中带着深深的尊敬,只是脸上的神色中却又带着焦急、担忧和欲言又止。

    背着双手的老者没有注意到身后人的神色,他缓缓的开口道:“留下尔等,实因陵庙事须商量。”

    身后那人本想开口,却没想到老者竟提前说话,嘴巴中的言语硬生生的憋了回去,脸色愈加焦急,却又不得不耐心听着老者言说。

    此时老者身后其余两人也来到了老者的身前,他们听了老者的话,恭敬的答道:“昨日蒙知孝庄睿皇后葬未合礼,欲为厘正,此盛德事臣等仰见皇上圣孝高出前古,不胜叹慕!”

    老者听了这话,回过头来,这便一回头,身居上位的气势便现的淋漓精致,只是那脸庞却和这苍老的身子大相径庭,若是仔细观察,定会讶然,这哪里是一位老者,明明是一位而立的中年男子。

    他缓缓的从袖中掏出一卷裕陵图纸,指着其中一处叹道:“此未合礼!”

    这是一卷合葬的设计图纸,他指着的地方正是孝庄睿皇后的陵墓所在,只是这原本应该通向英宗皇帝的墓穴,却不知为何被睹的严严实实。

    中年男子继续道:“昨见成化年彭时、姚夔辈奏章,先朝大臣忠厚为国如此,先帝亦甚不得已耳。”

    他身前两位老者对曰:“诚如圣谕,但今日断自圣衷,则天下臣民无不痛快,垂之史册,万世有光矣!”

    中年男子听了这夸赞,并没有高兴,反而皱紧了眉头道:“钦天监言,厘正之事,恐动风水,但合葬岂不动风水乎?大行太皇太后鞠育朕躬,恩德深厚,朕何敢忘?但钱太后乃皇祖册立正后,我朝祖宗以来惟一帝一后,今若并祔乃从朕坏起,恐后来杂乱无纪极耳!”

    几人听了中年男子这话,无一人敢说话,皆都不知道中年男子打的什么注意。

    中年男子注视了身前三人良久,又继续道:“朕决今大行太皇太后牌位画像当祀于奉慈殿,而非于皇祖共祔太庙!”

    三人听了这话,急忙道:“皇上,此事恐需廷议!”

    就在几人将要继续说下去的时候,那先前脸色焦急的老者在也忍不住了,像是做了重大的决定一般,叹了口气道:“皇上,臣刘健有话奏禀。”

    “哦?大学士有何建议?”老者饶有兴致的问道。

    “此非陵庙事,望皇上听了切莫伤了身子。”刘健看了看眼前这垂垂老矣的弘治皇帝,鼓足了勇气道:“太子,南下了!”

    “孽障……咳咳……着锦衣卫快速把这孽畜捉回京师!”这一激动,脸上布满了病态的潮红。这一段文字读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也影响阅读的兴趣,这是《明实录-弘治皇帝》里面的一段对话,之所一把这段话放在开篇,其实是有目的的。

    这段文字具体的内容就是弘治皇帝和内阁三大学士讨论英宗皇帝(朱祁镇)的原配钱氏(钱皇后)和宪宗皇帝(朱见深)的生母(周皇后)也就是弘治皇帝的奶奶合葬的问题。(宪宗、英宗这些都是死后给起的谥号,活着的人可不能这么叫,所以我称呼朱祐樘为弘治皇帝,而不是孝宗。)

    是不是有点晕?

    这是明朝的一次重要的礼仪之争,当然和嘉靖皇帝的大礼仪比起来,这个可能不怎么出名。

    事情的开端就是钱皇后先宾天(死)了,但是应该葬在哪里?按理说钱皇后是英宗皇帝的正配,应该是和英宗皇帝葬在一起,但是宪宗朱见深的母亲不愿意了,老娘的儿子可是当今的皇帝,你钱太后又没有儿子,凭什么要和英宗葬在一起?

    于是便有了周太后怂勇儿子朱见深,反正不管怎么着,就是不让钱皇后和英宗葬在一起,那风水宝地是老娘的!

    要说英宗也是比较惨的一位皇帝,土木堡之变,被也先囚禁了1年,这还不算完,回来之后又被自己的弟弟代宗囚禁了八年。

    在土木堡之变的这一段期间,钱皇后日夜盼望英宗皇帝回来,甚至哭瞎了双眼,身子也残疾了。

    钱皇后是正配,偏偏没有儿子,于是朱见深登基之后,母子两个便和群臣展开了墓葬之争。

    大臣们本意就是让钱太后葬于英宗旁边,但是周太后不许,几经周折之后,大臣们提出了合葬的主意。

    这是大臣的最后让步,可是周太后还是不同意,于是彭时、姚燮率领200余名官员跪伏在文华门外请愿,哭声震天,响彻大内,从上午到黄昏,不待旨不归。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第一个目的,从这以后
新书推荐: 梦选之子 异能风暴觉醒者的崛起与反击 靠元宇宙游戏崛起的玄修 现代道姑一睁眼,全家都是倒霉蛋! 如何证明我非书中人 开局契约稀有属性的妖兽 一秒十万年 重生之不被书写的人生 原神:我是天理,不是你们老婆! 福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