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正文卷尾声:东宫之争天色熹微,浓云翻滚翻滚。
今年的冬雪来的颇晚,一直到迈入十二月,京城才迎来第一场雪,如此隆冬天气,按理来说,会有不少老大人托病请假,甚至有些胆子大些的,还会直接溜号。
反正,今日是每旬一次的常朝,人数众多,少上那么几个,天子也不会在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次却格外不同,宫门尚且未开,便有不少老大人早早的等候在了宫外。
金水桥畔,距离上朝的时辰还早,但是,大半的官员,却都已经聚齐在了宫门外,寒风凛冽当中,老大人们裹着棉袍揣着手,却不约而同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知在议论着什么。
人数虽多,但是,似乎是默契一般,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压低了声音,莫名的让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不多时,远处一名绯袍老者的身影出现,让在场仍在议论的官员们,不由自主的闭上了嘴。
俞士悦感受着周围对他投来的各色目光,心情也不由有些沉重,但是,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的挺直腰背,平静的和在场的众臣一一对视过去。
终于,当他来到宫门之外,自己平时站立等候的地方,抬眼便见到了好整以暇看着他的王文。
耳边寒风呼啸,二人原地对视着,周围的一众官员,官阶低些的,都离得远远的,其余的七卿重臣,内阁辅臣,则是站在原地闭目养神,就当没有看到这里发生的事情一样。
短暂的沉默过后,王文轻轻叹了口气,道。
“俞刑部,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东宫到底情形如何,你作为太子府詹事,应当比我更加清楚。”
“大势如此,即便是太子殿下自己,都已经放弃,你还要再坚持吗?”
俞士悦沉默不语,寒风凛冽当中,他的脊背也似乎被压弯了不少,片刻之后,他终是开口,道。
“殿下如何作想,我不知道,但是,在其位则谋其政,我既是太子府詹事,自当尽责。”
“王简斋,你有伱的坚持,我也有我的坚持,你我所求者,皆无愧于心而已……”
话音落下,王文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沉默了片刻,他对着俞士悦郑重的拱了拱手,旋即,他便同样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天空中零星又零星的飘起了雪花,落在宫门前所有人的肩头上,随着一阵沉重的鼓声响起,宫门被缓缓拉开,礼官站在金水桥畔,三声鞭响,群臣归位,在一阵大乐声中,依次走进宫门,拾阶而上,进到了奉天殿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宽大的御座之上,天子头戴翼善冠,神色如常。
丹陛之侧,早已经褪去稚气的太子朱见深垂手而立,脸色亦是平静之极。
山呼万岁之后,群臣在礼官的指引下站起身来,随后,文臣当中,便蹒跚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此人正是如今朝中年岁最大,资历最老的礼部大宗伯,胡濙。
按理来说,礼部奏事,应当排在吏部,户部之后,但是,今日胡濙率先出列,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到意外,反而一下子就绷起了心弦。
果不其然,就如同之前流传出的消息一般,胡濙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递了上去,道。
“启禀陛下,依制,太子殿下年满十五,当选秀成婚,如今太子殿下已满十七,然因镇庶人病逝,太子殿下为其服丧,迟迟未曾选秀。”
“现孝期已近两年,礼部依陛下前旨,请于明岁开朝之后,开始筹备选秀事宜,如此,待殿下守孝期满,即可操办大婚。”
话音落下,殿中顿时掀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对于寻常人家来说,成婚只是一件喜事而已,但是,对于天家来说,太子大婚,意味着正式成人,也就意味着,应当真正参与到朝政当中来,其政治意义要远大于本身的意义。
也正因于此,所有人都知道,随着礼部的这道奏疏呈递上去,或许,便会成为引爆东宫这个火药桶最重要的导火索。
不出任何意外的,随着胡濙的话音落下,文臣列中,吏部尚书王文立刻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以为,无此必要!”
于是,殿中顿时安静下来,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之下,王文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有眼尖的人,明晃晃的看到,上面写着一列小字……《请易太子疏》!
随着内侍将奏疏送到御前,王文直起身子,亦是开口言道。
“启禀陛下,储君乃国之大本,当慎之又慎,先者镇庶人亲征瓦剌,北狩虏庭,京师动荡,群臣惶惶,宫中圣母未得圣旨,以懿旨册立镇庶人长子见深为太子,此本违制之举也。”
“后镇庶人自瓦剌传旨,以为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禅位于陛下,至此,天家法统转移,依礼法,本应废黜太子,改立陛下之子为储君。”
“然陛下仁德,笃念亲情,仍命太子出阁读书,悉心栽培教导,多年以来,视如己出,时太子虽幼,却仁德好学,颇有君子之风,虽礼法不合,却不失为天家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