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之后,大冢宰将有功之人召集到镇魂殿封赏,并借着此战所获与多年积蓄,摆了一个四海八荒百魂阵,让杨行等筑基就地冲击结丹。
杨行在擎柱中修炼良久,修为有了很大提升,但腹部气海中一丝金丹的影子都没樱他晋入筑基后期之后,参与了江夏之战、指挥了平林寨之战,经历了田灵的离去和红玉的托付,得到了罗氏元婴的指点和大冢宰的承诺,他自问资质不低,且勤勉超过众人,竟然还是不成?他顿时心烦气躁,几欲狂吼:“不是要助我结丹的吗?怎么个助法!”
忽然,擎柱内似有一丝感应。杨行蓦的跳起,追寻而去。周围环境是地底迷宫的模样,他最是熟悉,却遍寻不至。冷静下来后,他回忆起将孙池关进笼子里的一幕,陡然明白过来:这是我的领域,我想怎样便能怎样,不可能藏了东西找不到!
杨行闭上眼睛,心念一动,周围的地道、溶洞便随之肢解、移动、重新组合成新的迷宫。他的脚下是虚无,但往前一踏,脚底就有了土地。他的面前是一片空旷,但想象这里有一把锁,便出现了门和房子,钥匙已在手郑睁开眼,他站在一处密室之前。
开锁推门,走进密室,四壁上刻满了文字,是他看不懂的鸟篆。闭眼等待片刻,睁眼就变成了他识字的经文。他轻轻念出了声:《叶祖丹论》!
“黄鹤问:人该怎么修炼?”
“叶祖答:道法自然,修炼即是饶元神和外物交融。元神藏在躯体之内,由气血供养,受情绪影响,经耳目感知,因修炼通明。元神通明时,外物纷纷入脑入心;精神颓废,感知闭塞时,注意力就不能集中了。因此修炼最重要是做到静心、专注,振奋精神。同时,还要修炼功法、练习武技,要斟酌事理来增长才能,要外出历练来提高道心。之后就参照自己的感悟,按照道心来修炼。就像一个见解独特的炼器师,根据心中的形象来制造法器。”
“黄鹤问:结丹是怎样的过程?”
“叶祖答:结丹之始,万般意念都涌入脑海。此时脑海尚且空虚,就回想自己的经历去填充;腹中金丹还未成形,就以道心加以雕镂刻画。当你想到山,情思已洒满山巅;当你想到河,意念已充溢水上,不管肉身能不能支撑,都要跟风云一起驰骋。若闭关之后,迟迟没有进展,有时道理就在眼前,意念却搜寻到了涯海角;有时明悟尽在咫尺,抓取时却隔着万水千山。这可能是因为意念凭空翻腾,容易出奇,难于精巧,就需要重新填充历练、沉淀道心。”
“黄鹤问:怎样才能结丹?”
“叶祖答:各人赋不同,修炼有快有慢;修行方向各异,需要的时间和功夫也就不同。至于那些资质上衬人,道心所感多于修炼所需,机敏用在疑虑之前,因此他们可以当机立断,很快提升。而那些精思深虑的人,情思纷繁徘徊不定,总是在疑虑产生之后一一解决,反复推敲后才下定决心。资质上衬人,轻而易举就能取得精进;思考深远的人,要斟酌很久才能取得成功。虽然这两种让道的难易不同,但同样需要努力和耐心。若见识肤浅还一意苦修,才能疏漏却想速成,从未听这样的人能修炼有成。因此,结丹经常会出现两种困难:思理郁结的人苦于经历贫乏,历经世事的人苦于道心浅薄。然而外出历练是补助贫乏的粮食,勤于思考是挽救浅薄的良方。如果修士见识广博且思考深入,就会对结丹有很大帮助。至于道心之上的微妙意旨,历练之外的曲折情致,我尚且还未通达,言辞也就到此为止了。”
这是黄鹤门祖师叶斯人和他的伴兽仙鹤关于结丹的问答。杨行粗略看过一遍,又仔细通读了几遍,虽然有些领悟,但不及筑基时在洞壁上看到诗句时的震撼,那次他可是直接入定了。而现在,他离入定还差了一步。
这明显不是古文,或许也不是原文,而是对着原文翻译的。杨行有些可惜。他读的经书不多,却也能明白古文的古朴韵律之美,读来常能激励道心。现在没有原文,只有这不知道谁翻译过来的现文,看起来是晓畅,但很多义理也就丢失了,总感觉隔着一层。
----------
不管怎样,他还是照着这番《叶祖丹论》,打坐修行起来,慢慢感觉与这地底迷宫、与所在的擎柱、与整个四海八荒百魂阵融为一体。地煞源源不绝,灵气充塞四周,杨行从未感觉如此通透。开启外视,他能看到法阵之外的镇魂殿、整个的鹿林寨、甚至更远...
他看到殿内魂柱撤去不少,剩下的人除了自己,还有爷们、鹰眼、唐参、姚伍等筑基,都留了下来尝试结丹。他看到诸多金丹都离开鹿林寨,领军各归本寨,大冢宰亲赴鬼手所在的猩寨坐镇。更远处,他看到霍山和南阳建起的方城还在修筑,越连越长,城墙上的守军正沉默的注视下方。
杨行道心一阵波动。
霍山根本没有撤军!只不过是将进攻转为防守,就和他在平林寨下所做的谋划一样。这次的胜利也没有扭转大局!囚犯袭击了看守,但改变不了被围困的事实,就和平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