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史湘云加入了海棠诗社,骨干力量齐聚好不热闹。湘云爽朗的性格当即就要做东起一社,可深谙世事的宝姐姐马上就给湘云进行了一番利弊剖析,不仅如此还帮湘云想出了解决办法,经过两人的商议这“螃蟹宴”就提上了日程。既然是大场面曹雪芹当然会着重笔墨,进入《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曹雪芹可以说是最懂读者的作家,第三十六回写诗,如果第三十七回还是写诗的话不仅故事内容重复还会给看故事的人平添压力,于是曹公就把这个小场面给扩大化,越热闹越好,从大观园众姊妹起诗社到整个贾府吃螃蟹宴,这感觉一下就不一样了。那还是按照惯例我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叫“王凤姐趣逗螃蟹宴”,第二部分叫“众诗翁展才菊花题”,先看第一部分“王凤姐趣逗螃蟹宴”。
按理说这次螃蟹宴是宝钗出资,湘云做东,他们俩才是主角,可没想到这螃蟹宴上最出彩的人居然是“王熙凤”,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首先来说螃蟹宴已经从红楼儿女之间的聚会上升到了家宴的层面,这就不是几个小辈能够应付的了,礼节规矩处处都有体现,所以凤姐就必须出来当这个大管家,料理一切事宜;其次,贾母和王夫人也应邀来参加聚会,老太太太太都惊动了作为媳妇的凤姐自然要来伺候着,这是必要的规矩;那最后凤姐是个极其聪明之人,时刻不忘要讨好老太太,那这样的机会她如何能够放过呢。那究竟凤姐是如何出彩的呢?作者讲了三件事“选位置”、“逗贾母”和“闹丫鬟”。
先看“选位置”,这件事作者是用对比的手法来写作的,目的就是突出凤姐的机灵和周到。收到湘云的邀约贾母带着王夫人和凤姐来到了大观园,刚进门贾母便问“那一处好?”这个时候王夫人道:“凭老太太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我们来看王夫人这个回答,如果换成现在的话那就是两个字“随便”,虽然回答了但就跟没说一样,我想贾母听了心里也一定很不高兴,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王夫人的这句话反映了她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顺从”儿媳妇什么都要依着婆婆,这是“礼”的要求没有问题;第二个特点就是“木讷”明明她才是管家奶奶,却偏偏什么心都不操,甚至都不能给出一个建议,这一点一定会让贾母心有不悦。
但是没关系,旁边还有凤姐在呢,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棵桂花开的又好,河里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贾母听了,说:“这话狠是。”看到凤姐说话的艺术了吗,首先她不像王夫人那样给一个模糊的答案,她的答案是确切的,不仅如此她还给出了选择这个地方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还戳中了老太太的心,这说明凤姐提前是有安排的,功课做的很足,深得领导之心,这样的安排和回复让贾母非常满意,相比儿媳妇来讲这个孙子媳妇显然更周到,贾母也就更加偏爱了。
再来看第二件事“逗贾母”。众人来至藕香榭贾母看到柱子上掛的黑漆嵌蚌的对子,让湘云念“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贾母听闻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贾母小的时候家里也有一个亭子叫做“枕霞阁”,每天贾母和众姊妹就去玩耍,又一次失足掉了下去,差点被淹死,好不容易被救上来头被木钉碰破了,鬓角上留了一块指头顶大的窝儿。众人都怕经了水,冒了风,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贾母讲了自己儿时的一段经历,那众人就要接话,这可就需要点水平了,很明显贾母这是说自己福大命大。凤姐怎会放过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不等众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到凸高出些来了。”
凤姐没有片刻的思索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显然是水平很高啊,像贾母这样的老太太现在最顾虑的就是生死问题,最想要听的就是福寿之类的话,凤姐用打趣的语言把每个字都说到贾母心坎里了,就连头上留下的小疤痕都被说成是盛福寿的,那老太太心里可想是多么的开心,凤姐用最幽默的语言说出了最中听的话。那贾母也很开心啊,你跟我幽默我也得配合你,贾母笑道:“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凤姐笑道:“回来吃螃蟹,恐积了冷在心里,讨老祖宗笑一笑开开心,一高兴多吃两个就无妨了。”
聪明的人都能看出贾母是在明讽暗夸,她就是爱听凤姐说话,祖孙二人这不就形成了一个逗趣的艺术了吗。那我们可能要问了“凤姐是孙子媳妇,按照礼的规定她怎么可以拿长者开玩笑呢,这是不是逾越了规矩呀?”我觉得这个问题恰恰是《红楼梦》开放性的一面,凤姐虽然和贾母开了一个玩笑,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于贾母的尊重和祝福,并没有任何的贬损,既在规矩之中又打破了规矩的束缚,这本身就是个欢乐的聚会,老太太又喜欢风趣,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后边贾母自己也说了“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