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正文卷番外篇:败家子“我本名徐显忠,咱们同学可以重新认识一下。”
“果然!”于谦语气淡定,并没有太奇怪。
“你猜到了?”
“也是刚刚猜到的,毕竟能这么熟悉朝廷的流程,肯定是家学渊源了。”
徐显忠眨巴了一下眼睛,“没错,论起这些事情,没人比我爹更清楚了。”
于谦低着头,过了片刻,问道:“那……方便透露一下,你是怎么看待我这个同学的?为什么愿意帮忙?”
“帮忙?我不是说了,你帮我在先啊!身为同学,我怎么能让伱吃亏!”徐显忠笑嘻嘻道:“怎么样,别看我平时邋遢点,但关键时刻还是有用的。往后打扫屋子的事情,你也接过去算了。”
于谦失笑道:“就让我做这点事情,岂不是占便宜了?”
“无所谓的。”徐显忠笑道:“反正我看好你,往后我还要靠着你呢!”
于谦诧异,他虽然也算是书香门第,但是和徐家没法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而且貌似徐家的公子,是有武阳侯的身份的。
“我一个太学生,能帮你什么?更何况眼前这一关都未必过得去。”
“不不不!”徐显忠连连摇头,“于谦同学,你知道我为什么说要靠着你吗?”
于谦摇头。
“很简单啊,你学习好!”
于谦怔了下,摇头道:“学习好的不少,貌似我也不算什么吧!”
“那不一样……学习好,还有气节,那就很了不起了。”
于谦眨了眨眼睛,苦笑道:“那是我前几年写的诗,自然不免狂妄了一些,到了京城,进了太学,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
徐显忠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不过是这么多年来,虽然提倡科学,要求学生是通才,但实际上,文科的比重还是太大……当然了,像你这种又会写诗,又会算学,比我还厉害的,那就殊为难得了。”
于谦顿了顿,没有驳斥……他在太学,基本霸榜的存在。徐显忠就差了不少,甚至可以说是倒数的,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的算学成绩不差,时常能靠近前三名。
但是在当下,太学这边,依旧以文章为主……而且文章越是华美,用词越是生僻晦涩,就越容易考取高分。
甚至有人私下里说,古文是最难的,能学会古文,学习其他的东西,轻而易举……目前在科举考试之中,也是如此。
每年能混进官场的新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古文的。
于谦写文章,批驳这种风气,结果捅了马蜂窝,招来了督察院问话。
“我写文章,也不过是说心中所想罢了。人微言轻,很难说有什么用处……我只是不忍心,日后尽是一些庸碌之徒,栖身官场罢了。”
徐显忠笑道:“这就是了,于谦同学,你知道上一科的状元陈循吧?”
于谦眨了眨眼睛,“知道,他夸官的时候我见过,很清秀很文雅的一个人。”
“也很愚蠢!”
“愚蠢?”
“嗯,他在去年的时候,签了一份约书,将辽东的一处煤矿作价卖给了商贾……但是他算错了修路的费用,还没有考虑对女真部落的补偿款……结果就是三百万两的损失!”
“三百万两?这么多?”于谦惊讶道:“那这位状元公怕是麻烦了。”
“没有,他已经荣升翰林侍读了。”
“怎么会?”于谦惊问。
“没什么好吃惊的……不光如此,他还成了太子殿下的讲师。”
“讲师?”
“对……有关大明律法的,尤其是商法部分。”
“这太荒唐了!”于谦惊呼道:“如此弊端,朝廷怎么能袖手旁观?”
徐显忠两手一摊,“事实上这事很多人都不愿意追究。”
“为什么?”
“其一……他是状元,文人表率,出了点差错,也是难免的。其次,这种错误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于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没有什么好惊讶的……这些年来,工商发展很快,有好些事情,远远超出了朝廷的预计,那几位尚书大人犯错很正常的。据说此事追查下去,会牵连到黄淮黄大人,毕竟调用陈循负责约书,就是他做主的。”
于谦听得目瞪口呆,黄淮眼下担任的是度支部尚书,手上权柄大的惊人……
在徐景昌卸下通政使之后,虽然通政使依旧是百官之首,但权柄弱了很多。
眼下大明几个实权的大部……首屈一指就是管人的吏部,其次就是管财权的度支部。
度支部的一支大笔,多少银子都从中流出……这个衙门居然安排一个糊涂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