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4日,牛岛下令以部分兵力由驳船运送,在美军战线后方海岸实施登陆,配合主力从正面发动的攻击。
这次反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日军的登陆部队在航进途中被美军发现,随即遭到驱逐舰和地面炮火的猛烈轰击。
登陆部队还未上岸,就被消灭殆尽。
正面主攻部队一离开坚固的防御工事,立即遭到美军优势炮火的集中轰击。
不到二十四小时,日军的反攻就被彻底粉碎。
牛岛的这次反击得不偿失。
日军损失了大量人员,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尤其是弹药的储备接近枯竭。
牛岛不得不下令节省弹药,每门炮平均每天只有十发炮弹。
这一决定严重影响了日军的后续作战能力。
如果牛岛不实施这次反击,那么反击中损失的人员和弹药或许可以在坚守防御中坚持更长时间,给予美军更大的杀伤。
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宣布战败投降。
冲绳海面的每一艘美军军舰向日军阵地发射三发炮弹,以示祝贺。
然而战场上的厮杀并未因此停止。
美军投入了新型的喷火坦克和重型坦克,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碾压日军的战壕,冲入日军的阵地。
喷火坦克将凝固汽油射入日军隐藏的山洞和坑道,日军的防线逐渐被突破。
但牛岛仍然没有放弃,在夜色和烟雾的掩护下,悄然组织部队有序地撤往下一个防线。
战斗发展成了一种模式:日军先是凭险死守,接着美军在猛烈火力支援下取得突破,日军后撤到下一道防线再死守,如此周而复始,日军的防区逐渐缩小。
巴克纳站在指挥所的高地上,望着远处逐渐被炮火吞噬的山岭,心中既有胜利的预感,也有对未来的隐忧。
日军的抵抗依然顽强,而美军的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
冲绳的火焰仍在燃烧,战争的硝烟遮蔽了天空。
在这片焦土上,无数生命在炮火中消逝,而胜利的曙光却依然遥远。
巴克纳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地图,继续筹划下一步的进攻。
而牛岛,站在另一端的指挥所中,凝视着逐渐缩小的防线,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决绝。
日军的弹药即将耗尽,防线即将崩溃,但他依然下令部队坚守每一寸土地。
这场战斗已无胜算,但他依然选择战斗到底,直到最后一刻。
冲绳的火焰,燃烧着双方的意志与生命,也燃烧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1945年5月19日,夜色如墨,冲绳岛上的日军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
奥山大佐站在一张破旧的地图前,目光如炬,扫视着围坐在桌旁的各小队队长和飞行队长。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中却燃烧着凶狠的火焰。
“我们必须打破美军的压制,”奥山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读谷机场和嘉手纳机场是美军的关键补给点,摧毁它们,才能为我们争取一线生机。”
经过激烈的讨论,作战方案最终确定:
奥山亲自指挥三个小队搭乘八架飞机攻击读谷机场,渡边大尉则率领两个小队搭乘四架飞机攻击嘉手纳机场,行动定于5月23日发起。
然天公不作美,5月23日,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飞行计划被迫推迟。
直到5月24日傍晚,天气才稍有好转。
十八时四十分,运载“义烈空降队”的十二架飞机陆续起飞,冲向漆黑的夜空。
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支敢死队。
途中,四架飞机因故障返航或迫降,另有四架在接近冲绳岛时被美军击落,机上人员全部丧生。
最终,只有四架飞机于二十二时抵达目的地。
日机以机腹着陆的方式在机场上强行降落,突击队员们不等飞机完全停稳,便从机舱中跃出,向机场上停放的飞机投掷手榴弹和燃烧弹。
瞬间,两处机场燃起冲天大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
美军守备部队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开火还击。
经过短暂的交战,在两处机场上降落的突击队员连同机组人员共56人,全部被消灭。
就在美军以为日军的袭击到此为止之时,漆雕旭命令50个1级分身趁着美军的防空体系遭受重创,突袭美军两处机场。
令美军的野战机场设施再次遭受重大打击。
美军人员伤亡不大,亡22人,伤158人。
但损失却极为惨重:二十七架飞机被击毁,一百二十六架被击伤,还有十七万余加仑的航空汽油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