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93章 密营的情报系统和后勤保障

第193章 密营的情报系统和后勤保障

    有些密营靠近敌人据点或交通要道,

    便于设立观察哨和情报站,监视敌人动向,收集情报。

    密营也是情报传递的中转站,

    抗联通过秘密交通线将情报从各地汇集到密营,

    再由密营将指令和情报传达给各作战部队。

    密营之间的联络方式,主要有人员联络、信号联络、标记联络、电报联络等方式。

    人员联络包括交通员传递信息、小股部队巡逻与联络等方式。

    抗联设有专门的交通员,他们熟悉山林路径和密营位置,

    负责在各个密营之间传递情报、命令和信件等。

    交通员通常会乔装成猎人、采药人或普通农民,

    避开敌人的封锁和巡逻,穿越深山老林,将重要信息准确送达。

    如在一些抗联密营遗址的研究资料中,

    就有交通员不畏艰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完成联络任务的记载。

    各密营会定期派出小股部队进行巡逻,

    在巡逻过程中与其他密营取得联系,了解周边敌情,同时传递本密营的情况。

    这些小股部队还负责探查新的路线和可能存在的危险,

    为密营之间的联络和行动提供保障。

    信号联络包括声音信号、光信号、烟雾信号等方式。

    在一些视野受限但相距不太远的密营之间,

    会使用特定的声音信号进行联络,如号角、哨声或枪声等。

    通过不同的声音节奏和频率来传达简单的信息,比如发现敌人、集合队伍等。

    抗联战士会事先约定好各种声音信号的含义,以便在听到信号后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夜晚时,密营之间有时会利用灯光或火把来传递信号。

    通过灯光的闪烁频率、明暗变化或火把的挥舞方式等,

    向其他密营传达特定的信息,如安全、危险、需要支援等。

    在高山上的密营,还可以利用反射阳光的镜子等工具,向远处的密营发送光信号。

    在紧急情况下或需要远距离联络时,密营会点燃潮湿的树枝或草堆,制造烟雾信号。

    不同颜色、浓度和持续时间的烟雾可以表示不同的情况,

    附近的密营看到烟雾后,就能了解到发出信号的密营的大致状况。

    标记联络包括刻痕与符号标记、自然物标记、暗号联络等方式。

    抗联战士会在树木、石头等物体上刻下特定的痕迹或符号,作为联络标记。

    这些标记可能指示密营的方向、距离,

    或者是一些简单的信息,如“此处安全”“有敌人出没”等。

    其他密营的人员在经过时,就能根据这些标记获取相关信息,调整行动路线。

    利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物的摆放方式来传递信息。

    比如,将树枝按照特定的方向摆放,表示前往密营的路径,

    或者用石头堆成特定的形状,传达某种特定的含义。

    这种标记方式较为隐蔽,不易被敌人发现。

    在一些密营的入口或附近,会设置特定的暗号。

    只有知道暗号的抗联人员才能顺利进入密营,否则就可能被视为敌人。

    暗号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是某种物品的摆放方式等。

    如有的密营会在树上刻下特定的联络暗号,只有说出正确暗号的人才能找到密营的入口。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电报早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联络方式。

    在东北抗战时期,抗联部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使用电报在密营之间进行联络。

    例如,1936年夏,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指示建立红色无线电台,

    并安排于保合到中共北满临时省委驻地张木营子筹建电讯学校。

    电讯教学设备是李兆麟、戴鸿宾率部袭击老钱柜时缴获的一部大功率日军电台。

    三个月后第一期电训班结业,抗联司令部始建电信队,

    各主力部队均配备电台和报务员,与北满临时省委保持密切联系,

    随后将无线电通讯技术推广到各个地下交通站,建立起了无线电通讯网络。

    但由于日军的封锁与围剿,抗联的电台等通讯设备获取困难且易损坏,

    同时还面临着敌人的无线电干扰和监听,

    所以电报联络不是密营之间唯一的联络方式,

    更多时候要结合人员、信号、标记等联络方法共同保障密营之间的信息传递。

    粮食供应对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军队都是重中之重。
新书推荐: 北宋群英录 眉庄:纯元不死你等不过尔尔 混沌斑驳 双穿,我掌控了游戏世界 莲花楼之花花的百变阿清 神医来自山上 主母爱谁当!纨绔夫君为我挣诰命 反派:开局威逼冰山总裁姐妹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宠夫郎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