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臻成为涿郡七县的县令,到如今已经有六年时间了。
从成为七县县令的那天开始,刘臻便开始着手让其他县城也都复制新县的模式。
涿郡七县,不仅收税降低。
还有人向百姓推广相对更为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几年下来,百姓们早已经不为粮食发愁。
吃饱了饭的百姓们,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
刘臻,也提供给了他们便利的条件:涿郡七县,如今有七所小学,五所初中。
以往圣贤典籍、各类知识的读物,都被大世家垄断。
贫苦百姓即便有心向学,也难以摸到门槛。
而刘臻建立的小学、初中,不收学费,也无需购买书本,将求知的成本,降到了极致。
几年下来,涿郡百姓纯文盲的比例,仅剩三成。
剩余七成人中,水平最差的,也能掌握一两千个常用字的书写。
百姓们更是通过小学和初中教材,学到了不少生活常识。
这是文化上的进步。
新县的蜀锦产业,也被推广到了其他各县,已成规模,生产出来的各种锦缎,销往大汉各州郡,名声远播。
除此之外,刘臻这些年,还改良酒厂,建造玻璃厂,制细盐……
这一切举措,都让涿郡七县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这些变化,七县百姓全都看在眼里。
他们从新县来的“技术传播史”们口中也了解到,这一切的一切,全都归功于刘臻。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刘臻,涿郡不可能变成如今的样子。
每个人都对刘臻感恩戴德,心中敬仰万分。
刘臻这个“县令”的名望,早就超越了涿郡郡守温恕——或许有百姓不知道太守之名,却无人不知县令是刘臻。
而这,就是刘臻最需要的——群众基础。
因此,这一次的发明大会公告一经张贴,涿郡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主要这是刘县令亲自主持的头一次“大会”,哪怕很多人不懂得“发明大会”什么意思,也都愿意去凑个热闹。
发明大会的当天,七县百姓快要把新县县城给挤爆了。
大街小巷,房顶上,城墙上全都是人。
仅有两万常住人口的新县,却涌入了将近十万人!
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甚至九成的人距离工坊太远,实际上连热闹都看不见。
真正参加“发明大会”的,仅有十几个人。
工坊正中临时搭建起来的会台上。
刘臻看着工坊里里外外人头攒动,没有密恐的他,都觉得十分不适。
华晴端了盏茶来,放到他旁边的桌上,轻声道:“夫君,想不到这‘发明大会’能这么热闹。”
“是啊,不过有点热闹过头了。”
刘臻苦笑一声:“啧,失策,该让百姓们凭票入场,限制一下人数的……”
华晴淡淡一笑,乖巧地站在刘臻身侧:“热闹是好事。”
刘臻认可地点了点头,拉住华晴的手道:“你说的对,热闹是好事。”
“恩公。”
冯奇来到刘臻面前,恭敬地说道:“时辰到了,宣布开始吗?”
刘臻:“嗯,你去宣布吧。”
“是!”
冯奇兴奋地应了一声,从一旁拿出一面铜锣,走到会台正中,咣咣地敲了一通。
随后将铜锣放下,拿起话筒怼到嘴巴上:“诸位乡邻,都静一静!”
“吉时已到,我宣布,新县第一届发明大会,现在正式开始!”
“本次大会,共有十一人报名参加,他们将带着各自的发明,在这会台上向各位展示!”
“最后,将由咱们得恩公大人,涿郡七县的县令,评选出最优秀的三个作品!”
“这三个作品的发明者,亦会被县令大人收为亲传弟子,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和技巧!”
“下面,我们欢迎参会者入场!”
“首先登场的是——新县工坊首席匠人,公输先生!”
话音落下,会台下面,掌声雷动。
公输望推着一辆盖着白布的小车,来到会场正中。
他首先向刘臻弯腰致意,随后面向在场的百姓,微笑着说道:“今日我要向大家展示的,乃是一辆万钧车!”
呼地一下,他掀开了白布,露出底下的一辆三个轮子的木制光板车出来。
刘臻只瞧了一眼,便露出了些许笑意。
公输望造的这玩意儿,像极了后世的三蹦子,前面一个轮子掌控方向,后面两个轮子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