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我们谈完生意就回客栈,此时已是晚饭时候,吃过晚饭洗漱一番等等,在此略过。
一夜无梦,又到天明。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来准备出发了。
这是凌家一行人自安徽休宁出发的第54天,我们路过的荔溪口,在明朝,属于辰州府管辖范围。
我们在前边曾提过,辰州天下府,一府管沅陵、泸溪、溆浦三县。
沅陵古城左边是上游无数溪水汇流而成的河流,右边是酉水,两河合抱沅陵古城,汇合就成了沅江。
沅江浩浩荡荡向西南方向前进,所过之处,路过的山峰不断有溪水补充注入沅江。
荔溪口就是位于荔溪河入沅江的出口而得名。
后来,人们由于发现了盘古洞,就把沅陵古城的西南部,东接麻溪铺镇,南连筲箕湾镇,西邻泸溪县武溪镇,北与太常乡接壤,方圆约20公里的地域,命名为盘古乡。
此是后话。
言归正传。
我们吃过早饭,离开荔溪口沿着古道,继续出发。
我们穿行在峡谷中,只见群山环耸,长林密竹,这时太阳还未出来,峡谷里飘荡着薄薄的晨雾。
一开始还可以看见溪流,走着走着,不见了溪水,却可以听见水流动的声音,溪水隐入野林乱草中了。
晨光中,一行人在古道上有序前行,我坐在一辆牛马上,萧遥剑伴在牛车旁步行。
我们看见古道的一边,堆满了层层的落叶,另一边满布乱石,上面长满了厚厚的、黄中透绿的苔藓。
萧遥剑手指着石上长着苔藓的那一边,对我说:这边是溪流,在丰水期,水会漫过石头。
我点点头,认同他的说法,那些苔藓,就是证明。
走着走着,只见前边古道连接着一条小石桥,桥洞弯弯地横跨在长满苔藓的乱石上。
这时,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桥下的乱石上,苔藓发出了耀眼的黄绿光芒。
走近石桥,桥面铺着长石条,这是一条能走车马的石桥,桥头竖立着一面黑石碑。
萧遥剑把我从牛车上抱起,快步走到石碑前,我俩要看看上边都写了啥内容?
我们快速地阅读了石碑上刻着的字,原来这石碑是一座功德碑,上面记录了这座石桥在某年月曾被山洪冲毁,后来人们集资重修,功德碑上记载了当初捐资的名录。
某茶坊五两,某银号六两,某铺一两二钱,骡马店四钱,宋陈氏五钱,陈张氏三钱等等,粗略计算,捐资人数超百人次。
上边的某茶坊,就是指制茶卖茶一体的工作坊;某银号,就是古代的金融机构,即钱庄,能给人们提供货币交易和储蓄服务;某铺,就是卖货的店铺;骡马店,就是出租骡马服务的店铺;而宋陈氏,应是嫁入宋家,娘家姓陈的媳妇;同理,陈张氏,就是嫁入陈家,娘家姓张的媳妇。
萧遥剑对我说:看!这里捐资的人中,最多是姓宋的人,然后就是姓陈的人!
我知道萧遥剑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他看过的文字,就像被录入了电脑系统一样,在他的脑海里迅速被整理、分析,并得到结论。
这里距离人居的地方,最近就是荔溪口古镇,换言之,这桥的重修捐资人,应该大多数都是荔溪口古镇的居民。
事实上,荔溪口古镇有九成人口是苗族,以宋姓为第一大姓,占总人口的三成比例;第二大姓是陈姓,占总人口的二成多比例;这两大姓氏,已经占了古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看捐款名录,就可以发现,捐款金额真是多少不拘!
做生意的店家捐的金额会大一些,而个人,捐的金额相对少很多;多有多捐,少有少捐;多多少少,都一一同列!
功德碑上的两,应是指白银几两,而非金子;而钱,就是指铜钱了;二钱,就是两个铜钱,四钱,就是四个铜钱,如此类推。
话说回来,明朝的货币,主要有金、银、铜钱几种。
铜钱以文为单位;两、钱、文是货币单位。
明朝一两白银等于一贯铜钱,一贯铜钱即一千文铜钱,故一千文铜钱又叫做一吊钱。
一两银子等于10钱银子,等于100分银子,又等于1000文铜钱,即一贯。
明朝初年,明太祖下旨规定,一两黄金等于四两白银,四贯合黄金一两;而且明朝廷不允许民间用金银进行交易。
但是在民间,黄金还是属于比较贵重的硬通货;民间,一直偏向以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的兑换比例。
一贯铜钱的重量,约等于现代的六七斤重,还是蛮沉的!
我记得在现代生活的时候,曾看过一部很出名的诙谐剧,叫《十五贯》,那是明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