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北海城外,袁绍的中军大帐内。
“唉!昔日虎牢关前,我为盟主,召十八路诸侯,共同伐董。”
“虽未能将天子救出,却也逼得那董卓携民迁都,不敢直视我联军之威。”
“而如今,我再次号召各路诸侯围攻进行伐曹,却要落得个狼狈收场结局,真是.....”
“唉,岁月不饶人,老了啊!”
袁绍在接到各地战报后,虽然心中也对这大势已去的局势,忧心忡忡。
但与大发雷霆,暴跳如雷的袁术不同。
年岁已经临近六十的袁绍,看着自己那拿信的干枯双手和双鬓白发,心中更多的感觉是力不从心,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对于一方势力来说,君主的心境和态度尤为重要。
此时帐内一众袁绍麾下的武将官吏,在袁绍这意志消沉的情绪牵引下,也变得窃窃私语,人心浮动。
而眼下,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沮授,虽然对已经没有昔日半点意气风发和雄主之姿的袁绍,十分失望。
但他也明白,若是任由袁绍继续消沉下去,难免会导致麾下文武,生出异心。
而对袁绍忠心耿耿的沮授,自然不会坐看这种事情发生,当下故意出言相激道:
“昔日廉颇年过古稀尚可食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为国征战。”
“主公如今年不过耳顺,麾下带甲数十万万,又手握四州之地,论起威名和势力并不比那如日中天的曹操弱上多少。”
“眼下,说这些丧气的话,莫不是在心中已经认为,比不过那曹操?”
“若是主公真有此想法,我劝主公还不如,早日向那曹操递交降书,也能的上个一官半爵!”
“大胆!沮授袁公带你来不薄,许你高位,此时岂可说那倒戈之言!”
“袁公四世三公,又岂会投降曹操,去领他施舍的那一官半职!”
“主公,请下令拿下沮授此人扰乱军心之人!”
这话一出,满堂文武皆是面带惊色,郭图逢纪这些向来与沮授不对付之人,更是趁机落井下石,对着沮授痛斥起来。
而袁绍听闻,沮授之言,也是怒不可遏。
但转而看到沮授那眼神坚定,毫不畏惧直视自己的目光,却转而醒悟过来。
是啊!
当年董卓入京之时,自己手中无兵无地,尚有胆气提剑与已经得势的董卓据理力争,当堂对峙!
如今经过多年打拼,得到了这偌大的家业,却瞻前顾后,没了半点昔日雄心,反倒心中尽是蝇营狗苟之事后。
袁绍扪心自问,若是继续这样自怨自艾下去,还真不如沮授所言,领兵归降算了。
但袁绍出身高贵,身来便是顶尖世家豪阀,又岂会甘心对那昔日不过是以自己马首是瞻的曹操俯首称臣?
此时已经想明白,沮授是为了重新让自己,拾起昔日壮志,故意语言相激的袁绍。
眼眸中那阴郁气息一扫而空,转而大笑着开口道:
“公与说的好!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方才自怨自艾,反倒是我尽显女儿态了!”
“如今那曹操得势,但我袁本初自问,决不不比他差!眼下乾坤未定,日后谁为主臣,尤未可知!”
“公与一片苦心,本公已知。今日之言,虽逆耳,却是良药,吾等当共勉之!”
“那曹孟德害我长子,我此生与他势不两立,日后军中上下,任何人不得再提归曹一事!”
“否则.....”
“犹如此案!”
说罢以后,袁绍腰间佩剑,愤然抽出,而后一剑将面前桌案劈成两半。
“好!”
看着再次变得雄姿英发,披靡诸雄的袁绍,沮授见状,心中一阵激动。
“主公能振作,乃我河北大幸!今我沮授对天起誓,愿为主公伐曹大业,肝脑涂地绝无私心。若为此愿,天必诛之!”
要知道,气氛这种东西,虽然无形,但却有着极强的传染性。
在袁绍的人格魅力和激昂的情绪感染下,原本人心惶惶的众人生出其他小心思的众人,也重拾信心,齐声附和道:
“愿为主公,拼死效力!”
眼看军心可用,已经重拾斗志的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然而趁热打铁的对众人问道:
“如今各路诸侯战败,曹军已经抽出人手,前来增援。眼下强攻北海,不过是空耗力气,无机可乘。”
“我欲要率军退兵,据黄河天险而守,与民休养。等日后,在寻良机,在行伐曹之举。诸位以为如何?”
“在下却认为,此时不应该退兵!”
看着开口之人是沮授后,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