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各有想法

    想法很美妙,只不过贾诩感觉此略未必能成,毕竟鲜卑人也不是傻子。

    他适时上前,开口道:“主公,鲜卑人态度坚决,出乎我等预料!”

    “以目前的局势不宜北上,当退守内城,保留主力战兵才是上策!”

    贾诩顿了顿,继续道:“鲜卑人兵锋正盛,北线已经崩溃,我军万不可在被其拖在长城!”

    “否则局势不利,很容易陷入战略被动...”

    他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先不说鲜卑人会不会放弃战略优势,单是东段长城防线已经崩溃,就是不小的麻烦。

    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应该壮士断腕,彻底放弃长城附近要塞,退守内地郡城以城池为依托,与鲜卑人小心周旋,然后徐徐图之!

    贾诩之前献策出击,那是建立在鲜卑人承受不住伤亡,主动退兵的基础上施行的。

    现在卑人态度出乎预料的坚定,似是铁了心的要攻略幽并,那这种情况下当然要以守为主了。

    长城的作用虽然重大,但远没有将夏军逼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还是有很大选择余地的。

    失去了长城防线的战略主动,再想与敌军在北方决战孰为不智,贾诩提议放弃一些县城,收缩兵力集中防御的对策,是当下最明智的选择。

    只是被和连羞辱一番后,李信恼羞成怒,心思已经转变。

    而好不容易才打下的地盘,其中耗费人力物力不知几何,如今却要转手放弃。

    李信心中不甘,他还是想要拼一拼:“文和所言有理,但代郡上谷乃至渔阳等地,都是兄弟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栖身之所…”

    “若不战而退,轻易让给鲜卑人,边郡百姓恐怕恐遭胡人荼毒...”

    道理说了一大堆,就是不想看着百姓受苦,也不想放弃北方的地盘。

    “唉!”贾诩心中无奈,李屠夫前番想要求和,全然不顾北地百姓死活。

    如今不想放弃地盘,却又以百姓大义为借口说事,其中可见一斑。

    所以对于其中的话,他向来只是听听就好,当真就输了。

    眼见主公既然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其中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李屠夫执意而行,贾诩也不再劝劝阻,他已言明其中利害,如何抉择自有判断,

    只有一侧的逢纪张了张嘴想要进言,但看主公坚定的神色,在加上主张撤军的贾诩都已经默不作声。

    他心中的劝言,也改了口道:“主公欲提兵给鲜卑一个教训亦无不可,但敌军势众,主公当尽快调徐晃军团北上为佳...”

    “元图所言有理,待我部与徐晃军团汇合之后,再行北上,也不迟...”

    兵势凶险,臧霸的云中军团,因为先前围歼拓跋军,激战惨烈,需要暂时换防休整...

    而目前武皋长城段的的兵力,只有李信麾下的六万战兵...

    面对浦头或者慕容威等一部鲜卑,或许还能周旋一二,但若是鲜卑各部大军汇合,李信手中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鲜卑人号称百万,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从前方断断续续传来的情报,以关外大营规模来分析...

    中南西各部大人,加上弹汗山王庭,和草原各部散落的头人,其中所出动的人马不低于三十万。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若是以其后续增兵规模,其中兵力可能更多。

    在战略兵力都处于劣势,和被动的情况下,与敌人进军作战,结果还真不好说。

    尽管李信在某些事情上喜欢一意孤行,但两位谋士的查缺补漏,他是能听进去的。

    他思虑一番,最后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调徐晃兵团北上支援...”

    “韩忠的匈奴旗兵出定襄,在令太史慈率领狼骑出雁关,随时策应...”

    说到这里,李信再道:“另外,着魏延入晋阳,主持并州大局,征召徭役青壮...”

    “同时从各地府库中,调运粮草北上,以保证大军后勤供应...”

    “另外,着蓟县黄绍,征召幽州役卒,扩充辅兵,北上击胡…”

    “这一次,老子要让鲜卑人知道,谁的刀子更硬...”

    最终,李信还是下定决心与鲜卑人打一仗,让他们知道老子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而坚持了御敌于境外的策略,可能有些冒险,但战事怎能不凶险,区别只是风险与收获的对比而已。

    若依托城池防御,先不说东西战线纵横千里的难度,单是兵力后勤补给等就能让夏军疲于应对。

    有道是: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与其被动等着鲜卑人来攻,还不如主动出击,将战场的的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中,至少选择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战场绝对没错。
新书推荐: 七零之吃不完,肉根本吃不完 水浒之入道云龙 小巷人家:神级选择,怒怼庄家! 重生技校,谁还学挖掘机啊? 娱乐:我一个雇佣兵你让我当演员 他逃命后,天都要听他的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 重生在仙界大杀四方除黯斩魔 天道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