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廷这边,图海领命后,迅速投身于整军备战的任务之中。
这时的北京满城,愁云惨淡,仿若被一层厚重的阴霾所笼罩,久久无法消散。
满人,这个曾经在关外以铁骑纵横、全民皆兵而威震四方的民族,入关之后,在富足安逸的生活滋养下,早就被温水煮的青蛙,迅速地被腐蚀了战斗意志。
满城中十三四岁的少年,本应是朝气蓬勃、充满热血的年纪,却早已沾染了纨绔子弟的不良习性,举手投足间尽显奢靡与慵懒,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祖辈们驰骋沙场的英勇模样。
但布木布泰,这位铁腕的太皇太后,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下达了一道强硬的命令:
每家必须出一名十三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从军。
这道旨意,以皇帝的名义下达,瞬间在满城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经历了鳌拜那次大败,成年男子损失惨重,如今,满人家庭不得不忍痛将自家的 “宝贝疙瘩” 们送上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战场。
满城里,哭声震天。
特别是那些为人母者,看着自己的孩子即将奔赴战场,生死未卜,心中的悲痛如决堤的洪水,难以抑制。
她们的哭喊声,撕心裂肺,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震碎。
好不容易,在一片混乱与悲伤中,图海集结起了一支队伍。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
士兵们稀稀拉拉地站着,毫无队列之形,士气低落得如同霜打的茄子。
他们大多面容稚嫩,眼神中满是惶恐与不安,身体还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曾经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八旗铁骑的威风,在他们身上早已荡然无存。
图海望着这群士兵,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一个 “川” 字,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了大半。
他一下子泄气了一大半,仅凭这样一支队伍,想要与如日中天的明军抗衡,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在太皇太后面前,图海已经夸下了海口,承诺要力挽狂澜,如今已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他只能咬着牙,硬着头皮向前走。
于是,图海开始了艰苦的努力。一方面,他大幅增加训练强度,每天天还未亮,就将士兵们从睡梦中叫醒,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格斗技巧练习以及战术演练。
他希望通过这种严苛的训练,能够重塑士兵们的斗志,锻炼他们的体魄,让他们重新找回八旗勇士的血性。
另一方面,他频繁地向朝廷催要粮草与军备物资。
然而,此时的朝廷,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与内乱后,财政早已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得如同被洗劫一空的仓库。
能拨付给图海军队的粮草和物资,极为有限,这让图海的整军之路更加艰难。
与此同时,各地兴起的团练武装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在过去,那些有钱有势的地方士绅,谁不渴望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以保卫家族的财富与地位?
只是苦于清廷的严格限制,一直无法实现。
如今,清廷放开了团练的口子,那些本地土豪们纷纷行动起来,迅速拉起了自己的队伍。
这些团练队伍,根据士绅们的实力大小,规模有大有小,战斗力也有强有弱。
在江南水乡,那纵横交错的河道上,一艘艘原本用于运输货物或捕鱼的小船,被紧急改装成了战船。
船头架起了简易的火炮,虽然比不上明军的先进火炮,但在近距离战斗中也能发挥一定的威力。
船身两侧,站满了手持长枪大刀的乡勇,他们大多是当地的渔民或农民,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凭借着对财富的守护欲望,也展现出了一股别样的气势。
从人员到装备,这些江南团练队伍并不比绿营差多少。
而在中原腹地和西北,高大雄伟的城墙上,乡勇们日夜巡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了望台上的哨兵,眼睛紧紧地盯着远方的地平线,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动静。
这里的乡勇们,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待遇比江南的团练要差上一些。
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原和西北的民风自古就十分彪悍,这些乡勇们骨子里就透着一股坚韧和勇猛。
他们不怕吃苦,不惧战斗,时刻准备着为保卫家园而战。
然而,这些看似蓬勃发展的团练武装,实际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他们成分复杂,犹如一锅大杂烩。
其中,既有怀着一腔热血、真心想要报效国家的热血男儿,他们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但也不乏一些心怀不轨、趁机谋取私利之徒,他们打着保卫清廷的旗号,实则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鱼肉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