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61章 因为过于倒霉而被记载于史书(张居正:清丈田亩。)

第261章 因为过于倒霉而被记载于史书(张居正:清丈田亩。)

    【#因为过于离谱而被记载于史书#】

    【历史上,想在史书上留下名字,无非两种:功或过,也就是名留千古和遗臭万年。

    当然,还有第三种,比如李白一首《赠汪伦》而被我们记住的汪伦。

    和因为苏轼一句“怀民亦未寝”而被我们记住的张怀民。

    而还有一种更离谱的方式,足够倒霉,倒霉到小说都不敢如此编的地步。

    “三年之丧,人子为父母持之,或父已前卒而祖父母亡,为长孙者亦持丧三年,为承重服,皆谓之曰丁忧。”

    封建社会,按照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凡遇父母、祖父母去世,要向吏部提出申请解职回籍服丧三年(实为27个月),谓之丁忧。

    王培铸,清朝浙江绍兴府人。

    因其天资聪颖、喜爱读书,父亲王穑文聘请当地名师教授学业,指望他考中功名光宗耀祖。

    他也不负众望,二十一岁中秀才。

    三十岁,通过乡试,考中举人。

    三十一岁,参加会试,殿试二甲三十五名,赐进士出身。

    未曾想,在发榜之日,母亲去世,回家丁忧守制。

    按照礼法,丈夫不用为妻子服丧。

    王家又是当地大户,王培铸的母亲去世一年后,父亲王穑文又续娶寿氏。

    三十二岁,父亲续娶寿氏,为王培铸继母。

    三十四岁,亲生母亲守制期满。

    可继母同年病逝,按照礼法,王培铸需要继续丁忧守制。

    三十六岁,父亲又续娶孙氏,亦为继母。

    继母寿氏守制期即将结束,继母孙氏病故,王培铸又继续丁忧守制。

    三十九岁,继母孙氏守制期即将结束。

    王培铸的大好前途即将来临之际,他的父亲又病逝,只得继续丁忧守制。

    四十一岁,由祖母做主,过继给叔叔王酉俊。

    过继给叔叔后,婶婶病逝,四十四岁,以嗣子身份继续丁忧守制。

    王家老太太,也就是王培铸的祖母,她就是不信邪,逼着儿子王酉俊续弦,一年后王酉俊续娶木氏。

    四十七岁,嗣母丁忧期满,同年继母木氏去世,继续丁忧守制。

    五十岁,继母丁忧期满,但嗣父去世,继续丁忧守制。

    五十二岁,在王酉俊的丧期还差一个月的时候,祖母杜氏去世,又继续丁忧守制。

    五十五岁,服阙,除孝。

    五十六岁,嘉庆皇帝实在是看不下去,让他立刻来京,由吏部引见,马上授官。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王培铸由于长久丁忧于家,早已心灰意冷,拒绝了嘉庆好意。

    选择在家专心经商,育有三子。

    八十二岁病逝。】

    评论区:

    〖总感觉有猫腻。〗

    〖其实也没啥猫腻,都是命,相关资料记载他是家族唯一男丁,不管是他亲生父亲还是继父,都一直想多生几个,所以不停的娶。〗

    〖以前看过,因为他是独子,家里又太有钱,所以他父亲才不断续娶,想再生个儿子。〗

    〖那独子怎么能过继给叔叔,这不是让长子断绝子嗣了吗?〗

    〖一子挑两家,因为他叔叔也没儿子,又很有钱,他奶奶不想便宜了远房亲戚,才让他过继的。〗

    〖也就是说,假设有政敌……只需略施小计就可以让对方一直不来上班是吗?〗

    〖也是看对方有没有用,要是用处大还可以夺情。〗

    〖我要当皇帝,就把这个取消了,学汉文帝说的:只用守孝二十七天。〗

    〖所以你不适合当皇帝,丁忧可是对付权臣和反对派的不二法宝,权臣离开朝堂二十七月,这能做多少事?〗

    〖那要是支持者丁忧呢?〗

    〖夺情啊!〗

    〖那如果有人上奏说反对派于国有大用,请皇帝夺情,怎么办?〗

    〖你是不是傻,假客套一次,权臣也要客套一次,一般都是三个回合,第二个回合你就同意他丁忧,然后再给上书请求夺情的人,安排一个不孝的罪名。〗

    丁忧,也称“丁艰”。

    西汉时规定在朝廷供职人员丁忧三年,至东汉时,丁忧制度已盛行。

    此后历代均有规定,且官员需要丁忧,如果匿而不报,一经查出,将受到惩处。

    但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夺情,或有的守制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来应职者,称起复。

    明代律令规定,除了父母丧不必去官。

    历史上最为着名的“夺情”案例为张居正之事。

   
新书推荐: 七零之吃不完,肉根本吃不完 水浒之入道云龙 小巷人家:神级选择,怒怼庄家! 重生技校,谁还学挖掘机啊? 娱乐:我一个雇佣兵你让我当演员 他逃命后,天都要听他的 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穿越大乾:老登,我要当咸鱼 重生在仙界大杀四方除黯斩魔 天道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