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刺史也得下地

    丰收将至。

    天气燥热难耐,猛烈的阳光直射下来,豆子般大小的大汗珠,从额头不断地滚落,滴入稻田。

    李家的庄稼涨势是极好的。

    女兵心目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刺史大人,现在跟老黄牛一样拼命地干活。

    他感觉自己一定是吃饱了撑的,当初兼并收购了那么多土地,导致自己的骨头都有要散架的趋势。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作坊里的工人都有事情要做,而其他的女兵、乡卫,则往往被他安排到最需要帮忙的家庭。

    所以即便是他,也不敢闲着,有机会就得下田干活。

    刺史怎么了?

    在大康,昏庸的君主,每到这个时候,还得像模像样的下地干活呢。

    更何况,李平安是真的往自己家里收粮食。

    李家在不断的扩张之中,已经发展到了拥有稻田一千余亩,山头好几座。

    大量的昆仑奴也忙得脚不沾地。

    如今李家的昆仑奴不少,李平安对卡拉姆不错,现在他已经是个小头头了。

    不过阿拉伯商人比较残忍,除了李平安手头的卡拉姆之外,所有的昆仑奴,都被去势了。

    这会儿,李平安亲自跟着收割,卡拉姆手里拿着绳索,负责将收割的稻子捆起来。

    接着就会有人用牛车,将稻谷运回打谷场。

    这个过程中,田里的稻子肯定会有稻穗掉落。

    往日里做工的女工们,会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过来捡稻穗。

    大嫂、二嫂领着大量的妇人们,在打谷场负责脱粒。

    这段时间,老墨按照李平安的要求做了脚踏式脱粒机,但能够用到机器的人,终究是少数。

    大多数人,还是拿着稻子,举起来,一把把往盆里砸。

    谷粒会落在盆里,但是因为稻子里有水分,一些个别的谷粒会不落下来,于是将这些稻穗晒一晒。

    当然,还有些男丁的工作。

    诸如大哥、二哥,他们经常带着乡卫们习武,其中有一种常用的武器,叫做连枷,也就是双节棍的原型。

    这东西原本就是用来打稻谷的,一直到所有的稻子脱粒结束为止。

    家中的老爷子,老太太领着家中的小一辈姑娘们,工作效率不高,但是可以防止家中的鸭子、鸡偷跑出来,偶尔也能干一些,给大家送点水之类的。

    大家都在忙碌,李平安肯定不能一味的处理所谓的政务,毕竟说到底,自己也是农家子,跟着连续干了几天活之后,手心都是泡。

    一边儿的乡卫们就不忍心让李平安干了,大家纷纷在忙自己的活之余,跑过来给李平安帮忙。

    不过上面晒着大太阳,底下人干一会儿,就会累得气喘吁吁。

    李平安趁机在喂蛇的功夫休息一会儿,只有这里像是个天然的大空调,让人舒服一些。

    他不由的感慨,无论什么年代,老百姓永远是最辛苦的。

    打不到粮食,担心活活饿死。

    打到粮食,担心粮食不能及时运回家。

    及时运回家,又担心粮食卖不了好价钱,交不了赋税,还要提心吊胆担心土匪来抢劫。

    人生之艰难,难以用言语形容。

    “县令大人,您来了,也不过来坐一坐。”李平安看到了忙碌的公孙县令,连忙起身行礼。

    路过此地的公孙县令知道李平安忙碌,且疲惫不堪,本来无意打扰。

    结果被李平安发现,就只能过来讨了一口水喝。

    李平安看得出来,县令也很累,但是脸上的笑容是不少的。

    他拿起县令的手,看了看,好歹也是一县之尊,但是手心的皮都破了,这位掌握一县百姓生活的手,没少干糙活,累活。

    “您什么身份,何至于天天干这些糙活?”李平安拿清水给清洗了一番之后,拿出蛇油膏给他擦拭了一番。

    县令摇头道,“平安兄,还得是你,这东西是市面上卖的价格极高的蛇油膏吧?”

    李平安笑着说道,“县令大人,真的好眼力,咱自己养的蛇,自己做的蛇油膏,好东西!”

    说着,他走进厨房,拿来两个碗,然后又倒了些茶水,“尝尝,这是我研制的凉茶,喝到肚子里很舒服的。”

    县令没有任何怀疑,拿起碗就开喝,他知道李平安辨别草药的本事很强,能够做凉茶似乎很正常。

    李平安与县令一起去巡视,中间看到疲惫不堪,摇摇晃晃的百姓便给一杯凉茶喝,防止有人晕倒在农田里。

    整个七里堡都在忙碌,不管男女老幼,大家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稻子成熟就赶紧弄回家。

    收回去了,就尽快脱
新书推荐: 我的穿越丹武传奇 阮小姐退婚不怕陆少等你许久 嘿嘿,他们讨厌我诶! 反派宝贝眼一红!各路大佬哄慌了 权力巅峰:反贪第一人 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 签到大帝修为,开局收下禁忌剑体 穿越反派,一颗御兽蛋砸废主角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不会穿 猝死转生,为了改变选择嫁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