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呼喊声:“孙老头,快过来这边,这儿还有一些热乎的粥,可以给你的小孙子吃点儿!”
听到这话,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激之色,赶忙抱着孩子快步走向门口。
当他们来到门前时,只见那个年轻小伙子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正微笑着看着他们。
这碗粥对于此刻饥肠辘辘的祖孙俩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真是太感谢你啦,小伙子!”老人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连连向对方道谢。
然后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碗粥,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后,便一勺一勺地喂进了孩子的口中。
孩子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香甜的米粥,脸上渐渐浮现出满足的笑容。
看到孩子吃得这么香,老人那颗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了下来。
“哎!这世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老者长叹了一声。
“老人家,你也别气馁,我听说朝廷已经派人来赈灾了!”年轻人说道。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老人浑浊的眼睛里燃起希望之光。
然而年轻人却微微皱眉,欲言又止。
“不过……”
“不过什么?”老人急切问道。
“据说赈灾粮被山贼劫了一部分,真正能分到百姓手中的恐怕不多。”
年轻人无奈道。
老人一听,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熄灭,眼神又变得黯淡无光。
孩子似懂非懂地看着爷爷,小手紧紧抓着爷爷的衣角。
正在此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望去,只见一群官兵疾驰而来。
为首之人喊道:“乡亲们莫慌,我们护送第二批赈灾物资前来,这次定保平安送达。”
原来官府得知第一批赈灾粮被劫后,加派了人手保护物资。
灾民们纷纷欢呼起来。
年轻人笑着对老人说:“看来老天爷还没放弃咱们呢。”
老人喜极而泣,对着官兵不断作揖感谢。
那孩子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奶声奶气地说着谢谢,小小的村落重新充满生机与希望。
“好了,老人家你们赶快去领物资吧!”年轻人说完就离开了!
年轻人在离开以后,直接从怀中拿出一只鸽子,然后把搜集的情报绑在了鸽子腿上!
直接放飞了!
…………
朱标走出应天府,带着一众随从一路北上,眼前所见之景却让他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只见道路两旁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他们或躺或坐,眼神空洞而无助。
孩子们饿得啼哭不止,老人们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凄惨的景象如同冬日里最刺骨的寒风,直直吹进了朱标的心底。
朱标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所笼罩。
平日里那个宽厚温和的太子形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怒容和寒意。
他那双原本明亮有神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怒火与哀伤。
朱标停下脚步,转身叫来身边的一名侍从,压低声音吩咐道:“速去查明这些灾民究竟来自何方?为何沿途的官府竟未采取任何赈灾措施!”
侍从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即匆匆离去。
朱标站在原地,望着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心中的怒火愈发熊熊燃烧起来。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父皇治理下的国家竟然还有如此多的民众遭受着饥荒的折磨,而当地官员却对此视若无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那名侍从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回太子殿下,小的已经查清,这些灾民来自许多不同的地方,但其中以大名府的人数最多。”
侍从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急切地向朱标禀报。
朱标眉头紧皱,“大名府官员这么无能吗?”
侍从回道:“回殿下,属下不知道!”
朱标冷哼一声,“无能之辈。”
“走吧!咱们直接去大名府,另外派人通知各地的知府衙门,让他们速速赈灾!”
另外派人快马加鞭把这里的情况,回去告诉一下皇上!
让皇上直接下旨,命令各地官府筹集粮食赈灾!
身边的锦衣卫领命,直接朝着应天府而去。
…………
天启朝。
魏忠贤此时正心急如焚地忙于赈灾之事。
只见他面色凝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停地在府衙内来回踱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