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沈弘文就联系到了沐辰。
两人就钢琴技艺这一块还真的进行了私底下的友好交流,沈弘文在围脖上提到的邀请沐辰当嘉宾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客套话,他是真的有这个打算。
并且他还将沐辰的演奏视频分享给了自己国际上的一些朋友。
他们看过之后也非常希望沐辰能够去到国外进行切磋。
对于这件事情,沐辰自然没有推脱。
老实说,逐渐走向国际化本来就是他发展环节里的一环,他这次故意在演唱会上表演了一场钢琴独奏,也不是心血来潮,甚至可以说是预谋已久。
前世有那么多经典的钢琴名曲,他不介意先以一个知名钢琴大师的身份出现在国外观众的视野里。
这样,他就能从多方面进军国际市场。
就在沈弘文和沐辰联系上并且开始认真交流的时候,圈内的一些人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之前就和沐辰有过节、或者说在每一次沐辰有争议的时候落井下石的那一批人,沐辰越是风光,他们就越是难受!
毕竟蛋糕就那么大,沐辰多吃一口,他们就少吃一口。
所以他们也会不厌其烦地每次在沐辰有热搜的时候,就会花钱买水军去发表一下黑子言论,只可惜这样的言论杀伤力也愈来愈小,他们眼看着沐辰一步步做大,一步步蚕食着本该属于他们的蛋糕,一步步改变观众们对待影视、音乐的审美和看法……
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是,沐辰正在一步一步摧毁现在的粉圈文化。
原本近些年日韩流偶像文化入侵,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粉丝们有了更方便的聚集和组织的渠道。
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粉丝聚集在一起,模仿起日韩的粉丝组织化、应援色、打榜等行为,逐渐本土化之后形成了华夏特色的粉圈生态。
这也让内娱的资本看到了一个全新获取利益的方式。
那就是通过打造偶像来攫取巨额利益。
经纪公司和娱乐平台通过培养偶像、制造话题、推动粉丝消费来盈利,通过制作各种选秀节目,将粉丝投票和偶像出道绑定在一起,来刺激粉丝通过购买产品、充值会员等等方式“氪金”,为偶像的出道添一份力。
这样的模式更是让各个背后推动的资本赚得钵满盆满。
且其可复制性、持续性极高。
造星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工厂的流水线一样,这一批赚不了钱了,下一批又换上来,毕竟造星的成本相比于他们赚取的利益,真的少得可怜。
甚至还发展了另外一个产业。
经纪公司利用一些年轻人渴望成为大明星这一心理,和他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如果成功出道了,那么你所赚取的大部分钱都会流入到公司的账户上去,如果你不能出道想要解约,不好意思,你得支付一大笔违约金。
所以你会发现,有些经纪公司进入到里面当练习生的门槛似乎并不是很高,殊不知,你早已成为人家手里的韭菜!
可沐辰的出现,渐渐唤醒了越来越多的网友。
大家逐渐意识到,这样圈地自萌的圈子文化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
大家也不愿意再忍受流量明星没有任何的业务能力,却总是在各大综艺、影视里面给大家喂屎。
商家也不再相信“流量至上主义”。
这平白无故就让他们损失惨重。
可现在的他们似乎已经无法从网络舆论上去摧毁沐辰了。
在原则问题上的黑点没找到过。
恋爱上让他塌房,试过了,没成功,反而让他立了一波单身狗人设。
说他本人性格有问题。
众所周知,就连粉丝都知道这家伙挺抽象的。
才华?
这方面没得黑。
眼看着他高楼起,眼看着他在另一领域又起了高楼……
看目前连沈弘文都开始邀请他去国际上演出了,如果沐辰真的在国际上都打出了知名度,那么他们想要遏制沐辰发展就更难了,毕竟连他们自己的手都伸不到国际上。
沐辰本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逐渐成为国内资本都忌惮、且无法撼动的存在了。
————————
演唱会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陆陆续续官宣了不少新的城市。
只是门票依旧一票难求。
这段时间里,大家也逐渐习惯了沐辰时不时霸占文娱热搜板块的事情了。
时间也渐渐地从温暖的春季过渡到炎热的夏季。
就在七月的某一天,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电影官方账号悄无声息地发布了第一个动态,动态里只是简单地放了一张电影的海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