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曹睿定策

    “唯有什么?皇叔但说无妨。”曹睿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他紧紧地盯着曹宇,仿佛要从这位燕王的口中抠出最后一丝希望。

    曹宇的嘴唇微微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硬生生挤出来的:“陛下,唯有……向汉吴联军投降了。”

    此言一出,如同晴天霹雳,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有的大臣脸色苍白,泪如雨下,仿佛看到了大魏数十年的基业就此化为乌有;有的则低声抽泣,双手掩面,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尽管之前也曾私下议论过兵败投降的可能,但许多大臣心中仍抱有一丝侥幸,寄希望于燕王曹宇和大都督司马懿能够力挽狂澜,挡住那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汉吴联军。

    然而,当这残酷的现实真正摆在面前时,他们才发现,自己心中那道坚固的防线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朝堂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大都督司马懿见状,忙拱手道:“陛下,我们大魏虽然暂时选择投降,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微臣自有妙计,定能重振大魏雄风!”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一股暖流注入了那冰冷绝望的朝堂。

    那些哭泣的官员闻言,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破涕为笑,忙不迭地催问道:“不知大都督有何妙计重振大魏雄风?”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司马懿微笑着摇了摇头,道:“此计我自会向陛下汇报,尔等只需遵命而行即可。”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满朝文武闻言,纷纷低下了头。他们心里清楚,此等机密之事,岂能在朝堂上当众讨论?万一有人暗中泄密,岂非功败垂成?

    魏主曹睿见状,连忙出言打破这尴尬的气氛:“大都督,依爱卿之见,我们是投降大汉有利,还是投降东吴对大魏有利?”他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对司马懿的信任。

    司马懿拱手道:“回陛下,投降大汉对大魏有利!”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利在何处?”曹睿追问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司马懿沉声道:“陛下,昨日从洛阳过来一人,此人向我汇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驸马贾穆已被免去廷尉一职,贬为庶民,并押入大牢,等候秋后问斩!贵妃贾雪也被打入冷宫,永世不得翻身!如此一来,形势的发展对我大魏极为不利啊!”

    此言犹如一颗石子扔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层层涟漪。满朝文武纷纷低声议论着,脸色各异。有的惋惜,有的愤怒,更多的则是无奈。

    魏主曹睿的脸色大变,他急忙道:“司马爱卿,这可如何是好?”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慌乱。

    司马懿笑道:“陛下无须担忧。我们可以答应诸葛亮,向大汉投降,但条件是立即释放贾穆,并官复原职;同时将贵妃娘娘贾雪从冷宫中释放,并恢复其贵妃的身份,返回景仁宫居住。此外,魏国朝堂上下都要有相应的封赏才行。”

    满朝文武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心里清楚,如果汉主刘禅能答应这些条件,那么自己的官职和爵位也有望保得住。

    至于是为魏主服务还是为汉主服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为谁服务不是服务呢?再说了,魏主之前不也是大汉之臣吗?

    如果让朝堂上下向东吴俯首称臣,那将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耻辱。不但魏主曹睿难以接受,满朝文武也难以接受。因为众人心里清楚,东吴的崛起是因为诸葛亮和田英的缘故。否则,东吴连合肥新城都攻克不下,何谈主宰大魏?

    再者说,如果向东吴投降,日后东吴一旦被诸葛亮和田英所败,曹魏的上下又要再次向大汉天子俯首称臣。如此受辱两次,不如受辱一次。想通这个道理后,满朝上下都赞成司马懿的提议。

    魏主曹睿见满朝官员都赞成司马懿的主张,于是点点头表示同意。他深知,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度难关。

    尚书令陈群拱手道:“大都督,如果我们向大汉投降,保不齐东吴会突然翻脸,向诸葛亮和田英下黑手啊!”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司马懿抱拳回礼道:“陈大人何出此言?”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

    陈群正色道:“大都督,探马来报,东吴交州刺史士燮统领荆州的三十万精兵正偃旗息鼓、昼伏夜出,悄悄地向许都城靠近。待汉吴联军九十万兵马齐聚许都城外时,汉军的兵力合计二十余万,而东吴的兵力合计六十余万。东吴的兵力明显多于大汉,保不齐此时东吴会使坏,突然向汉军发动突袭。只要除掉诸葛亮和田英,日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司马懿点点头,沉声道:“陈大人所虑甚是。不过我大魏的四十五万兵力联合大汉的二十余万兵马,足可以与东吴的兵马相抗衡。我们决不能让东吴的阴谋得逞,否则日后我们就被动了。”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
新书推荐: 双穿,我掌控了游戏世界 莲花楼之花花的百变阿清 神医来自山上 主母爱谁当!纨绔夫君为我挣诰命 反派:开局威逼冰山总裁姐妹 锦绣良缘之盛世宠妃 穿成炮灰皇女,我靠宠夫郎赢麻了 全球冰封,我随手复制任意物资 太荒天帝诀 牧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