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志的媳妇却是个有精神头的人,她也知道自己家面临的困境。
于是她采取的方式是主动出击,先和邻居们搞好关系。
她长着一张巧嘴,别人喜欢听什么她就说什么,让周围的邻居感觉张宁志的媳妇这人还不错。
想要让别人对她有好感,光凭嘴是不行的,还要肯下血本。
有点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也不让孩子吃,都给周边的邻居吃,让人感觉张宁志的媳妇这人真有实处。
李宁志刚结婚那会儿,李宁志的媳妇对她这个二嫂子张秀英不太了解。
正月十五的时候,自己亲自拎着一个篮子,来到李宁远家。
张秀英见自己的四弟妹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篮子,赶紧让她进门。
“二嫂子,这是我刚煮好的元宵,现在还热乎着呢,你让孩子们尝尝。”李宁志的媳妇一脸笑容地说道。
大冷天的,自己的四弟妹亲自送元宵来,让张秀英感动不已。心里想到:这四弟妹心肠也太好了,这么懂得关心人,这人能深交一下。
不仅如此,逢年过节,李家的晚辈要给长辈买东西。
李宁远的父亲有三个兄弟,他排行老三。
老二死得比较早,那时候老二的儿女们都还小。
老二死的时候,正赶上大年三十,老二的几个孩子慌了神,赶忙去找他们大爷,也就是三兄弟中的老大。
老大正忙着过大年三十呢,没有去老二那院。
还是李宁远的爸爸,自己觉得亲哥这么早就死了,心里挺难过的。
大年三十,为自己的亲哥守了一夜。
随着张家老哥仨的晚辈们都渐渐长大,成了家,他们也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每到过节时,这些晚辈都要给这长辈买点礼物,以表达尊重。
李宁志家受到亲娘的冷遇,心里很不是滋味。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困局,到了过节的时候,李宁志的媳妇花很多钱买很多好吃的,送到她大爷大娘那,也就是老哥仨的老大家。
老大家老两口看到李宁志的媳妇送来这么多好吃的,又是鸡又是蛋糕的,笑得合不拢嘴。
“大爷大娘,我以后就拿你们当孩子亲爷爷奶奶一样伺候,我这心里对你们特别尊重。”
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又说了这么多好话,老大家老两口肯定相信,对这个侄媳妇自然另眼相看。
李宁志的媳妇也不是一个甘于忍受的人,她的婆婆对她不好,她也想尽一切办法还击。
来到婆婆的这院,经常不走进屋里,站在门弦上,在那说话,让李宁志的娘很是气恼。
看到这一幕,李宁志的娘经常说: “你要么站到屋里,要么就站到当屋,你站在门弦上算怎么回事?”
逢年过节的时候,李宁志的娘早就说过,自己不喜欢吃鱼。
张秀英一般都是给婆婆买白条鸡,赵小娟不会给婆婆把白条鸡送去,而是自己在家里炖好,把婆婆叫过来,大家一起吃一顿,这也算送礼了。
唯独李宁志的媳妇,每次都给婆婆买鱼,气得张宁志的娘连要都不要。
李宁志的娘气不过,就往三儿媳妇赵小娟那去告状,赵小娟自然是向着婆婆的,也开始数落自己的四弟妹,在大街上也数落。
当时李宁志还是惧怕他三嫂子的,赶紧又买了白条鸡,给送了过去。
李宁志的媳妇要是打算哄哪个人,真的很用心。
在刚结婚的一段时间里,她总是哄着自己的二嫂子张秀英。
家里种了南瓜,长了两颗,也要抱着一颗送到李宁远家来。
李宁远在道西有一行枣树,最头上两颗是张宁志家的。
平时李宁志两口子浇地浇到这两颗枣树时,都会不声不响地把后面李宁远家的一行树也浇了。
等到张秀英准备浇地的时候,发现这一行树已经浇完了,她一想就知道是老四家帮忙浇的。
人家主动帮这么一大忙,自己省力不少,怎么着也得去老四家说个客气话吧!
张秀英来到老四家,走到老四家院子,喊了一声:“芷兰她娘!”
李宁志的媳妇看到张秀英来了,忙说道:“二嫂子,快进来!”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张秀英就问到: “道西那一行枣树,你给我浇的?”
张宁志的媳妇不以为意地说:“唉,这不前两天浇地,浇到那两棵树了,铺回阳沟还挺费事的,总不能就浇两颗树吧,就连同你那一行树都浇了,没多大点事!”
李宁志的媳妇把事做到这份上,把话说到这份上,张秀英还能怎么说呢?只能说这四弟妹人真不错。
正所谓日久见人心,李宁志的媳妇和张秀英接触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