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电子商务经济发展专题会议后,刘强中深知不同地区的特色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甘肃,作为我国西北内陆的重要省份,在化学工业领域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刘强中决定前往甘肃考察,深入了解这些年甘肃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他和秘书马玲玲以及随行的几位工作人员,一同踏上了前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行程。
机场内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景象。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滚动着航班信息,广播里清晰地播报着登机提示。刘强中步伐稳健,眼神中透着对此次考察的期待。秘书马玲玲紧跟在侧,手中紧紧抱着装满资料的文件夹,里面有甘肃化学工业发展的各类数据报表、典型案例分析以及此次考察的详细行程安排。同行的工作人员也都精神饱满,各自带着专业设备,准备记录考察中的点点滴滴。
登上飞机后,刘强中选择了靠窗的位置坐下。飞机缓缓起飞,城市的景象逐渐在脚下变小,最终被连绵的云海所掩盖。刘强中望着窗外,思绪飘向了甘肃。他知道,甘肃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为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甘肃在化工领域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此次考察,他希望能全面了解甘肃化学工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飞机平稳降落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走出机舱,一股带有西北特色的干爽空气扑面而来,与北京的气候略有不同。兰州,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既有古老黄河文明的深厚底蕴,又有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蓬勃气息。机场内装饰着具有甘肃特色的元素,精美的敦煌壁画、富有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无不展现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刘强中一行在当地接待人员的陪同下,乘车前往甘肃省相关部门会议室。在这里,甘肃省相关领导和负责化学工业的同志早已等候多时。会议室里,大屏幕上展示着甘肃化学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桌上摆放着厚厚的资料册,涵盖了甘肃化学工业的产业分布、经济数据、典型案例等内容。
会议伊始,甘肃省省长率先进行全面汇报:“近年来,甘肃化学工业取得了显着发展。从发展历程来看,早期我们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逐步建立起了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化工等为主的化学工业体系。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我们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投入。
“目前,甘肃化学工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涵盖了多个领域。在石油化工方面,我们拥有大型的炼油厂和石化企业,具备较强的原油加工能力和化工产品生产能力。通过不断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的油品和化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在有色金属化工领域,甘肃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围绕铜、铝、镍等有色金属,发展了一系列精深加工产业,生产的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
“在精细化工方面,我们积极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特色企业,产品涉及医药中间体、高性能涂料、专用化学品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研发,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化工新材料方面,我们加大了对高性能塑料、合成橡胶、碳纤维等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投入,部分产品已实现国产化替代,填补了国内空白。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传统化工产业占比较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相对较少,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研发投入、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转化速度较慢。此外,环保压力日益增大。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化工企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管要求,部分企业在环保设施改造和运行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加大对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高端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科研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强化环保治理。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环保监管,督促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工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推动绿色化工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
刘强中认真聆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随后提问道:“在推动传统化工产业向高端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
甘肃省省长回答道:“在解决资金难题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和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其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化工产业的信贷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