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医师今天还有什么安排吗?”罗慧敏主动发出了邀请,“今天有个公益活动我想邀请你参加。”
这个就不好拒绝了,而且何宝珠也鼓励张三多看看香港。
于是在华莱尔艳羡目光中,张三和罗慧敏联袂离开。
罗慧敏驾驶的车辆是一辆奔驰四人座轿跑,看着小,车内空间不算拥挤。
路上罗慧敏告诉张三这次去参加的是一个关爱戒毒者身体健康的活动,目的地是一家自愿戒毒所。
她向张三大概讲述了一下香港20多年戒毒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自愿戒毒所的构架和功能。
她告诉张三,香港提倡有尊严的戒毒,其工作很人性化,有很多志愿者都是“过来人”。。。。。。。。
张三心里奇怪对方为什么会告诉他这些,这些与他这个从内地过来香港的中医有什么关系?
他不问,罗慧敏就继续给他讲解毒品对社会,对人类身体带来的伤害,还向他普及了很多戒毒所的工作内容。
这次去的地方是一家叫“灵爱福音戒毒中心”的戒毒所,里面有30个自愿戒毒人员。
罗慧敏和这里的工作人员看起来很熟悉,显然是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
今天的内容是为这些自愿戒毒者检查身体,同时为他们做好心理辅导。
与张三想象的不一样,这里的检查不是他以为的那种摆开一张桌子,被检查者挨个排队过来就诊。
而是志愿者主动去找戒毒者去为他们做一些测量血压之类的身体检查工作。
罗慧敏向张三大概介绍了一下灵爱福音戒毒中心的情况,扔给了他一件志愿者的工作服后就忙自己的去了。
张三百无聊赖,转悠了一圈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最后只能找到罗慧敏,找了个机会才开口问她,“需要我做点什么?”
罗慧敏回头笑笑把手中的病人让给他,示意他来检查。
张三正要上手检查却被那人直接用手打开,“大陆仔,离我远点。”
虽然听不懂他的话,但张三感受到了他的浓浓恶意,不解看向罗慧敏。
“他们对陌生人比较排斥。”罗慧敏向张三表达歉意,她也没有想到在这里张三会被歧视。
张三无所谓点点头,正好省了事。他对这些人同样也没有好感,你得把生活过得多绝望才会想着去吸毒。
午饭大家吃的是盒饭,罗慧敏给张三拿了一份顺便还给他带了一瓶水。
看他好像没有吃饱,罗慧敏把自己饭盒中没有吃完的鹅腿给张三夹了过来。
张三没有矫情,拿起就大口吃了起来。
这让罗慧敏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一些。
饭后没多久今天的活动就结束了,张三什么忙也没有帮上有些内疚。罗慧敏告诉他志愿者就是这样的。
开始时候很多人都不会理解,慢慢就好了,其实这些人都是可怜人。
张三不认同她的话,可也无意反驳。
对罗慧敏向他表达的歉意,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他只是香港的过客,不会在意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回去路上,罗慧敏告诉了张三邀请他的真实用意。
罗慧敏师从温阳来,是香港广华医院的神经外科主任,早年是“中国航空公司”的飞行员。
退役后学医,毕业于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后到国外留学工作。1956年成为香港第一位神经外科专科医生。
晚年出资出力,协助创立了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院,任名誉所长。
当年中国内地的针刺麻醉方法传到了香港,温阳来也经常在外科手术中使用。
有一次在为病人用耳针做针刺麻醉手术时,正巧病人是一位鸦片成瘾者,有明显的戒断症状。
扎上针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该患者的戒断症状马上缓解了,并说对毒品的渴望也减轻了。
于是温阳来就想到了实验专门用针灸治疗毒品成瘾的病人。
经过实验后,所治疗的40名患者中,有6人出院后有继续吸食毒品的欲望,2人因为疼痛没有继续治疗。
其他32人出院时不再吸食毒品,治疗后病人体重增加,没有复吸欲望。患有哮喘、支气管炎和肺病的患者还有症状减轻和改善的情况。
温阳来马上把这份针灸戒毒报告发表到了《亚洲医学杂志》和《美国针灸杂志》上。
这在当时立刻就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新闻也引起了轰动。
美国《真实》杂志的记者麦基当时还越洋采访了香港医生和多位美国戒毒方面的专家,并发表了《针灸能治愈毒品成瘾吗?》的长篇采访报道。
美国专家也曾质疑香港的吸毒者与美国的不太一样,美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