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上去,这人好像对章邯心存惧意,但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他分明是故意将话题往这个方向引导。其用意不言而喻,无非就是想让章邯察觉到,他极有可能沦为那只可怜的替罪羔羊。果不其然,待那位小将把这番话说完后,章邯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一般,紧接着便陷入了一阵令人心悸的沉默当中。
其中缘由其实并不复杂,王离背后有王贲撑腰,李信已然战死沙场,至于蒙毅,则一直都是力挺扶苏登上皇位的坚定支持者。如此这般推算下来,即便他们能够成功退兵返回咸阳,并顺利化解咸阳所面临的危急局势,可这南境之战无论胜负如何,终归是要有个人来承担所有责任的。毕竟扶苏新君初立,发动的头一场战事,如果打赢了自然万事大吉;但若不幸战败,那么势必得有个倒霉蛋站出来背负起这份沉重的罪责。而以当前的形势判断,最终充当这个替罪羊角色的,十有八九便是章邯本人。
要知道,如此巨大的罪过,最轻的处罚或许都会令章邯丢掉性命。更严重一些的话,恐怕还不仅仅只是牵连到他一人而已,说不定整个家族都将因此遭受灭顶之灾。想到此处,章邯怎能不为之惶恐不安?又怎敢轻易开口回应呢?
“章邯将军,韩信将军深知您忠君爱国之心日月可鉴,论及眼界和能力,更是上上之选。纵观当今这天下局势,像您这般出类拔萃的将领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至于这分封诸王之事究竟是否应当施行,想必章邯将军心中定然如明镜一般清晰透彻。且不说此事,单就讨伐南境之举而言,明眼人皆能看出,周边诸侯正虎视眈眈,伺机而动。当务之急乃是稳定天下大局,而非因一时私欲便贸然向南境发兵。”
小将稍稍停顿片刻,接着又道:“现今朝廷粮草储备几何?银钱数量几多?大秦王朝又还能支撑多久?这一系列问题,章邯将军理应比任何人都了解得更为详尽。如此状况之下,这样的朝廷当真会有光明璀璨的未来吗?”说到此处,小将毫不客气,继续罗列着一个又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
随着小将言辞恳切地逐一阐述,章邯原本坚定的心志竟开始出现丝丝动摇。他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双眼凝视着面前这位侃侃而谈的小将,眼神之中逐渐流露出些许疑惑之色。
“你究竟是何人”此刻的章邯已然察觉到眼前这位看似年纪轻轻的小将非同凡响,不禁心生钦佩之意。只见此人面容白皙,生得一副文质彬彬之相,着实不像一员久经沙场、冲锋陷阵的猛将,反倒更似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参谋。
章邯暗自思忖着,此子不仅能言善道,且在与人交谈之时毫无半分怯懦之色,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更为难得的是,他深谙处世之道,懂得审时度势,该进则进,当退便退。
要知道,那些所谓刚直不阿之人,往往只知一味地强硬坚持己见,甚至连头颅都不肯低下一分一毫。如此行径,在真正的外交场合或是双方势力的博弈之中,绝非上策。
因为作为一名出色的说客,其终极目标并非单纯地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而是要说服对手,使其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所提出的条件与要求。倘若因言语不当而激怒对方,导致尚未将话说完便遭驱逐甚或惨遭杀戮,那么这样的说客显然是极不合格的。
就在方才短短片刻的交锋之间,面前这小将的表现堪称完美无瑕。面对章邯的质问乃至动怒,他既未乱了方寸,亦未曾丝毫示弱,始终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姿态应对自如。与此同时,当察觉到章邯情绪有所波动之际,他又能恰到好处地展现出退让之意,从而避免局面进一步恶化。这种张弛有度、进退有据的说辞技巧,实非寻常人所能具备。故而,章邯对此人的身份来历愈发感到好奇起来。
“呵呵,不瞒章邯将军,在下不过是韩信将军帐下区区一参谋,武涉”此时的蒯通也终于是报出了自己的名号,在听到了蒯通的这番话之后,章邯则是微微一愣,仔细在脑海之中思索了半晌都没有听说过蒯通的名号,
这也非常正常,武涉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后起之秀,主要崭露头角也是在楚汉之争的时候,因为一条计谋差点就改变了整个秦末汉初的走势,
而之前在闽中的战斗之中失利,最终去投奔项羽,而项羽在最终在经过了一番抉择之后,还是选择放弃会稽,而这个时候刚刚投奔过来的闽中这些人自然不会被项羽当做是心腹,蒯通自然也就被留在了会稽,当做是拖延韩信的弃子,
诸葛亮能够舌战江东群儒,一战封神的原因也是在于当时的刘备和孙权的目的都是为了合作,合作的目的是对付曹操,诸葛亮如何发挥都可以,诸葛亮代表的事刘备,强势一些在这种合作之中争取的话语权也就越多,要是孙刘两军开战,再让诸葛亮去舌战群儒,诸葛亮才不会去呢,那就是去刀尖上跳舞,自己找死了,
而韩信在抓到了唐生之后自然也就得知了之前让黑甲军吃亏的便是来自于武涉的计谋,知道现在南境军缺少得力人才的韩信自然也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