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朋党

    张居正的府邸内,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精致的餐桌上,一碗碗精致的早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却无人再有心思品尝。

    张居正端坐于桌前,面色凝重,手中的筷子轻轻敲击着碗沿,发出清脆的声响,与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形成鲜明对比。

    管家匆匆而入,手中紧握一张大字报,递至张居正面前。

    张居正接过,只一眼,脸色便如乌云密布,手中的筷子应声而落,发出清脆的断裂声,预示着今日的不凡。

    “锦衣卫,即刻去查!”张居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管家领命而去,府中顿时忙碌起来,气氛紧张而压抑。

    未几,又闻通报声,张居正的学生吴中行求见。

    张居正闻言,心中五味杂陈,对于“学生”二字,此刻竟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

    沉吟片刻,他终是点了点头,示意将人带至后厅。

    后厅内,张居正身着素白孝服,显得格外庄重。吴中行步入,躬身行礼,言辞恳切:“学生吴中行,见过老师。”

    张居正微微颔首,目光如炬,直视吴中行:“你今日所为何来?”话语间,既有师生间的关怀,也不乏首辅的威严。

    吴中行从袖中取出奏折,双手呈上,语气坚定:“老师,此乃学生所撰奏折,恳请老师过目。”言罢,后退数步,静待张居正的反应。

    张居正接过奏折,缓缓展开,细读之下,面色愈发沉重。良久,他抬头望向吴中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此折,你尚未上呈?”

    “学生斗胆,未敢擅专。”吴中行答得坦荡,心中却知此行凶险,“学生深知此举有违常规,但事关重大,不得不先呈于老师。”

    张居正闻言,心中怒意更甚,却也明白吴中行的苦心。

    他猛然起身,将奏折重重摔在地上,怒斥道:“大胆!你可知此举乃是大不敬!”说罢,转身欲离,背影中透露出无尽的失望与疲惫。

    吴中行望着张居正的背影,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只化作一躬到底的深深敬意。

    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每一步都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信念与决心。

    随着吴中行的离去,张居正的府邸再次陷入沉寂,但外界的波澜却远未平息。

    吴中行的奏折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朝野的广泛关注。

    而紧接着,赵用贤的奏折更是如雪片般飞来,也是反对张居正夺情的,

    前有学生刘台,后有学生吴中行,赵用贤。

    一时间,张居正仿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孤独。

    紫禁城文华殿内。

    案上,两份沉甸甸的奏折静静地躺着,仿佛是即将掀起风暴的前奏。

    朱翊钧的目光在奏折上徘徊,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心中五味杂陈。

    “老师啊,您这些学生可真是不省心。”他自言自语,语气中既有无奈也有几分敬佩,“张居正若是轻易被压垮,倒也不是他了。”

    这时,郑阳悄无声息地步入殿内,见皇上神色凝重,便知有大事发生,于是轻手轻脚地走到朱翊钧身旁,静待吩咐。

    朱翊钧抬眼,目光如炬,扫向郑阳:“这两份奏折,你可知道是谁人的?”

    郑阳躬身答道:“回皇爷,此乃吴中行与赵用贤二位大人的,皆是反对张首辅夺情之举。”

    朱翊钧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哦?又是这两位?朕对他们可是印象深刻得很。

    东林党的雏形,倒是从这时候就开始显现了。”

    郑阳闻言,心中暗自疑惑,却不敢表露分毫,只是静待下文。

    他轻轻抚摸着桌案上的奏折:

    “朋党之争,自古有之,但如此明目张胆地阻挠改革,实属罕见。”

    朱翊钧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深知这场斗争的残酷与复杂。

    他将奏折随意扔在一旁,那动作中透露出一种不屑。

    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正义之声”,不过是掩盖私欲的华丽外衣罢了。

    在权力与利益的诱惑下,所谓的伦理纲常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朋党啊朋党,说是为了正义,实则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朱翊钧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几分不屑,“比起张居正那脚踏实地的改革,他们倒是更擅长包装和美化自己。”

    郑阳心知皇上已对这些朋党有了定论,便不再多言,只待皇上发落。

    历史上那场因“夺情”而起的风波。

    出现了有名的五君子,尤其是吴中行、赵用贤与邹元标,这三位领袖人物,他们的身影在朱翊钧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新书推荐: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马桶人vs监控人:最强机械师 新婚夜宠面首,别怪我进京勤王 重生1999,我靠赶海发家致富 盗墓:百岁老人也有春天 问九卿 九癌缠身,竟是上古圣体? 超时空投喂李秀宁,我成大唐驸马 斩神:控物?不,这叫做御剑术! 我死后,京圈公主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