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驿站内没有灯火,李隆基和杨玉环回屋之后只能宽衣休息。李隆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而杨玉环却久久无法睡去。透过模糊的直棂窗能够依稀看到漆黑一片的窗外,不知道吉凶未卜的前方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明天自己将会睡在哪里。
她静静地品味着夜的凄凉,不禁回忆起兴庆宫内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的情景,这些情景如今都已随风而去。生父杨玄琰、养父杨玄璬、李瑛、李琩这些在她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的人如今要么阴阳相隔,永难再见,要么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这天深夜,高力士与陈玄礼密谋了许久,他们都知道这可是事关自己身家性命的重要抉择,彼此之间却依旧能袒露心扉,因为他们早已是共生死、同富贵的兄弟。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二十日二更时分,夜空的流星散落如雪。就在这天夜里,随着李隆基一声令下,这场改变唐帝国历史进程的政变悄然拉开了帷幕。那一夜是李隆基最为紧张的一夜,也是高力士最为不安的一夜。当一缕朝霞散在长安城的时候,高力士才长出了一口气。正是这场成功的政变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送上了皇位,也将李隆基送上了太子宝座。
可就在那个彻底改变李隆基命运的夜里,一直负责与万骑营将领联络的王毛仲却突然间不见了踪影,因为他知道政变可是掉脑袋的事情。不过李隆基却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怨恨他,仍旧破格提拔他为将军,倘若没有他前期卓有成效的联络工作,政变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接下来二十年的时间里,王毛仲始终掌管着禁军,不过他却在权力的旋涡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在桀骜不驯的路上越走越远,或许他忘了自己的一切都是李隆基给予的,李隆基随时都可以夺走。
虽然李隆基的内心深处已经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王毛仲,但他却有些投鼠忌器。
就在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候,高力士在夜色的掩映之下来到陈玄礼的府上,那夜也像这夜一样谈了许久许久。高力士最后说:“既然陈将军对圣上如此忠诚,对朝廷如此忠贞,那么圣上如今可就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都系于你一身了!”
陈玄礼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说:“玄礼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以正常调防的名义,陈玄礼所部进驻兴庆宫“金花落”,承担起拱卫皇帝、保卫皇宫的重任。李隆基随即将王毛仲及其党羽全部贬往外地。陈玄礼的部队配合新任主帅顺利接管了各支原本操控在王毛仲党羽手中的部队。不可一世的王毛仲最终在流放途中被赐死。
那些曾经在诛杀韦皇后的政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万骑营将领们几乎都因受到王毛仲的牵连而遭到残酷的政治清洗。唯独俭朴谨慎的陈玄礼继续肩负着拱卫皇帝的重任。李隆基在位长达四十四年之久,而陈玄礼也执掌禁军长达四十四年之久。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禁军将领被撤换,甚至被处死,唯独他在禁军之中的地位始终都岿然不动。
就在那个夜晚。高力士和陈玄礼终于达成了共识,当即派人去叫太子李亨前来商议,但他们等来的却不是李亨,而是李亨身边的宦官李静忠。
高力士知道李亨又在关键时刻耍滑头,但事已至此他又不便说些什么,只得说:“你暂且回去吧!明日只需保护好太子安全即可!”
其实李亨一直在暗中窥探着高力士的动静,但他又没有勇气参与其中。三起震惊朝野的大案、三次险些被废的经历、两次被迫离婚的痛楚,使得他早已心力交瘁,两鬓泛白。他生怕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触动了父亲内心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尽管他总是谨小慎微,却始终没能彻底打消父皇对他的猜忌。李林甫和杨国忠正是利用李隆基的猜忌才得以对他进行肆无忌惮的打压和迫害。
为了生存,李亨爱演戏,爱作秀,只要能够博得父亲的欢心,他什么都做!他特狠心,特冷酷,只要能够消除父亲的疑心,他什么都做!他为了自保可以绝情地与太子妃韦氏离婚,残忍地与太子良娣杜氏离婚,然后冷漠地看着政敌李林甫对韦家人和杜家人进行血腥的****。十八年如履薄冰的太子生涯使得他遇事常常患得患失。他和父亲李隆基最大的差距就是缺乏干事的魄力,因为他的内心远远没有父亲那么强大。
李亨一直静静地等待着,等待李静忠能够给他带来他所期待的好消息。
(本章完,下一章:策划政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