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楚健他们打算去酒店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
“楚哥,真是你呀?”
楚健转头望去,是个美女,身边还有一男一女。
他疑惑了,好像不认识吧?
美女接下来的话,让他恍然。
“我是你的粉丝呀!能合照吗?”听着像是询问楚健的意见,但已经举起手机了。
楚健点头,很配合凑到镜头边上,还很老土的比划了个爱心。
美女自我介绍,她叫王欣,另外一男一女则是她的妈妈和弟弟。很快,妈妈也凑过来合照,还让弟弟拍好看点。
拍得不好看,还被捶了一下。
弟弟很郁闷,最不喜欢跟姐姐和妈妈出来旅游了,还是跟爸爸比较好。跟她们出来,基本上就是当苦力的。
“阿姨,东西买了不少呀!”楚健笑道。
阿姨看着还年轻,真看不出女儿都这么大了。
她笑道:“是买了些特产,这是杏仁饼,小楚你们也拿两盒去吃吧!”
说着,很大方地拿出两盒给楚健。
杏仁饼作为澳*门最具代表性的手信之一,以其细腻绵密的绿豆粉饼皮与杏仁颗粒的完美结合而闻名。咀香园、钜记等老字号品牌出品的杏仁饼,口感甘香松化,是馈赠亲友、品味澳*门的经典之选。
两盒杏仁饼不值多少钱,楚健欣然接受。
“谢谢阿姨!”
王欣开口道:“楚哥,我在这里淘到两个玻璃杯,你帮我看看呗!”
楚健点头:“可以,我看一下。”
王欣赶紧将那两个玻璃杯拿出来。
她弟弟泼冷水:“玻璃杯值什么钱?还用看吗?”
沈世杰笑道:“老弟,你先别这么说,玻璃杯也有比较值钱的。”
在中国收藏家眼里,玻璃不入流,形制再美也未成过门类。
玻璃工艺12世纪即从西亚传入元朝,也作为新鲜玩意在王公贵族手中一度物以稀为贵,但这种材质在中国却始终不能进入士大夫们的收藏行列。
比如说鼻烟壶,在西方本是玻璃彩绘,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它传入中国,博得士大夫们青睐后,材质到底被本土化了。
但在西方,玻璃制品也是收藏的一个传统门类,就像瓷器于中国:有观赏器皿,也有日常餐具,既见贵重,又藏者众多。
玻璃藏品的市场价值在最高位上无法和瓷器相比,没有过千万天价。不过同时代的制品,玻璃在欧洲的估价和瓷器差距不大。
据沈世杰所知,判断一件玻璃器皿的收藏价值,也和其他古董一致:年份,产地,品相。
年份越老的越值钱。
当然也并非完全如此,有时候得和产地互动。
在欧洲,各国玻璃制造业的高峰期不同,此长彼消,比如同是17世纪制造的玻璃酒杯,威尼斯的肯定比捷克的贵重;如果同是18世纪后期的制品,恐怕就要相反了。
楚健接过两只玻璃杯,是一对的。
他一眼就看出,这是西洋的东西。
“西方的玻璃杯,好像有点历史呀!”马汉飞说道。
玻璃制造工艺源于何时何地,没有特别确切的记载,不过基本可以断定是在西亚一带。
发明玻璃吹制术的是叙*利*亚工匠无疑,时间为公元初,距离现在2000年左右,然后这种工艺由四处征战的罗马人传播到整个西欧。
“看样子是法国的。”马汉飞补充。
意大利、法国的传统玻璃制品有美好华丽的手艺和对细节的重视,捷克波西米亚玻璃的最大特点在几何造型,比利时套色车刻玻璃线条简练、色度适中。
楚健转动玻璃杯,看到了个签名:émile Gallé。
沈世杰和马汉飞也注意到了。
不过,沈世杰看不懂这外语的签名,问道:“这读什么?”
马汉飞也摇头。
“你不知道?”沈世杰惊讶了。
马汉飞没好气:“我就要知道?这也不是英文。”
“不是英文吗?”
黄强看了眼,点头:“还真不是,好像是法文。”
虽然两者都是用拉丁字母,但在单词拼写和规则上,法语和英语是不太一样的。
不过,这对于现在的科技来说,翻译不是难事,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翻译:艾米里·加莱。
“这个人在西方出名吗?”黄强问。
王欣:“你都不知道?那我们中国人怎么知道?”
她一看黄强是白人,就下意识认为他是欧美的人。
“咳咳!我是中国人,土生土长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