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安然地坐在那里,惬意地喝着茶,欣赏着那扶桑国君臣那震惊到扭曲的表情,还有那夸张的语气。
感觉自己简直就像是严寒的冬日,跳进了温泉一般舒爽,又像是那炎炎夏日中,得到了一壶冰饮一般畅快。
没想到啊没想到,一开始濮英那家伙搞了一回事之后就开始放飞自己想要去浪,当时着实把李文忠给气的够呛。
只能命那耿炳文这边尽力牵制大友氏的大军主力,不让对方有回援的机会,一面还提心吊胆,生怕濮英麾下那一千火枪骑兵就此灰飞烟灭。
好在结局十分的完美,甚至濮英那货不但将大友氏的两座居城全都都付之一炬,而且还有大友氏的家臣愿意归降。
可以说,极大地提振了民心士气,这些日子以来,长崎这边的那些扶桑国人上下都惴惴不安,生怕天朝王师抵挡不住那大友氏的十万大军。
而今天的这一份捷报,就足以令所有人心气为之一振。
等到那徐行悟君臣传阅了一遍这份捷报之后,李文忠便将这份捷报交给了亲兵吩咐道。
“立刻去找人,将此份捷报抄录百份,我要这长崎的老百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知晓这份捷报的内容。”
听到了李文忠的命令,身边的亲兵直接拿着捷报飞奔而去。
很快就第一时间交到了那些文书的手中,这些文书抄录好的捷报,就第一时间交予了那些差役,拿去张贴,之后,每一张捷报跟前,都会站着两名差役,一位负责用倭语大声宣读,之后,又会由另外一位差役用汉语进行宣读。
如此一来,令呆在这长崎的扶桑国民,又或者是明国的商贾与工匠们,也都能够第一时间知晓了天朝王师所获得的大捷。
整个长崎,在短短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就陷入了欢腾的海洋之中。
毕竟之前大家都显得忧心忡忡,十分担心各自的未来。
就像那些扶桑国的贱民,开始担心未来能不能再吃上一口大米,而那些豪商则担心大友氏兵马杀到这里之后,会不会把他们全都剁了,将他们的家资给洗劫一空。
至于那些明国人,同样也很担心自己的性命以及财物的安全。
可随着这份捷报这么一张贴,令所有人都为之一振,不愧是天朝王师,仅仅凭着一千人马,就能够在那大友氏的腹地搞出这么大的事情,焚城两座,杀敌超过自己数倍,还令那大友氏的家臣畏于天朝之威,愿意归降。
如此看来,此刻大明抵御大友氏联军的王师可足足是那支偏师的十倍,那么大家的安全自然是很有保证才对。
而就在那长崎此刻一片欢腾之际,那正在快速撤军的濮英,此刻却陷入了迷乱之中。
就在他撤离到了距离登陆地点还有数十里之时,却遇上了两名使者,说是奉了两位北九州大名河尻幸俊、诧磨军势之命,特地前来拜会天朝上将。
他们想要归降天朝上将,愿意追随天朝上将一起去攻击那大友氏联军。
“将军,我怎么觉得这帮子倭人就跟乱了套似的,一个二个降得飞快,现在不但降,还说要帮着咱们去攻打大友氏联军,末将怎么觉得像是个圈套似的。”
“将军,我倒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现如今,我们凭着一千人马,已然在这北九州一带,打出了赫赫军威。”
“那些倭人,向来欺软怕硬,更是看清楚了我大明天军必胜,就想着赶来锦上添花呗……”
随着麾下一干将校在跟前吵吵嚷嚷,各有各的道理。
濮英也是份外的蛋疼,都不知道应该听谁的才合适,直到这个时候,濮英看到了那些此刻老老实实跪坐在地面,很虔诚地在那里狼吞虎咽着军粮的大友氏降军,顿时心中一动。
毕竟相比起自己人而言,想必这位很有脑子的扶桑国人,应该更懂得他们扶桑国人的行事风格才对。
“来人,去,把那位大友氏的侍大将给我带过来。”
渡边次郎听到了天朝上将居然招唤自己,当即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自己的口粮,满足地舔掉了嘴角的食物残渣,理了理自己的仪容,这才快步飞奔到了濮英跟前,直接一个标准的土下座。
“不知上将军唤下臣前来,有何训示?”
“我且问你,你可知道河尻幸俊与诧磨军势?”
听到这两个名字,渡边次郎毫不犹豫地答道。
“下臣自然是知道的,当初大友氏时想要兴师讨伐长崎,下令北九州大名豪族会盟,言及此事。
此二人最先开始响应之后,却又寻了各种借口与理由保存实力,只向联军提供了一些粮草而已……”
“下臣以为,此二人应该很清楚,大友氏妄图螳臂当车,蚂蚁撼树。必定会失败,所以他们才会做出这等自保之举。”
“如今上将军您在北九州立下赫赫威